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1
11321100000307

第307章 司各脱学说形成

约翰·邓斯·司各脱生于苏格兰,曾就学于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在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有“细密博士”之称。1307年在科隆任教。他在牛津大学学习时研究过彼得·朗巴德的《思维四书》,在巴黎讲学时对此进行过评论。司各脱青年时代就加入了方济各会,一贯反对多明我会的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思想。他的思想更接近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派,并受带有强烈新柏拉图主义色彩的阿维森纳思想的影响。他主张哲学不从属于神学,认为哲学的对象是上帝创造的万物,神学的对象则是上帝自身。因为神学有其最高的对象上帝和其本身的原则,所以它高于一切科学。研究哲学靠理性,信仰上帝靠教会权威,在信仰上强调人的意志,理性无法解释信仰。因此神学不能包括哲学,哲学应从神学中分出去。他的见解使哲学得以摆脱依附神学的“奴婢”关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司各脱是经院哲学中唯名论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学说后被称为司各脱主义。这一学说动摇了托马斯主义的权威,是方济各会神学思想的准则。司各脱的主要著作有《牛津论学》、《巴黎论学》、《问题论丛》及《彼得·朗巴德的(教父名言集)论疏》等26卷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