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1
11321100000277

第277章 印度德里苏丹国的兴衰

1186年,在阿富汗赫拉特地区兴起的古尔王朝灭了伽色尼王朝,在夺取其阿富汗和旁遮普领土后,继续向朱木拿河和恒河流域扩张版图。古尔朝的阿富汗人信仰伊斯兰教,从此伊斯兰教的势力便深入次大陆。1206年古尔王朝陷于分裂,该王朝驻德里的总督,出身于奴隶的库卜特乌丁自立为苏丹,占有以德里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从此开始了德里苏丹国时期(1206—1526)。这一国家历经了5个朝代320年的历史,前130年是由小到大,不断扩张的过程;后190年是分崩离析、逐渐衰亡的过程。14世纪30年代是国家发展的顶点,其版图西起印度河流域,东到孟加拉,北抵喜马拉雅山脚下,南至科佛里河流域。国家政权的支柱是由突厥人、阿富汗人、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他们之间争权夺势,宫廷政变或反对中央的叛乱不断发生,320年中换了35个苏丹。13世纪中叶蒙古人几次入侵,造成了极大破坏。民族的压迫,宗教的迫害,战争的蹂躏,导致13世纪末—14世纪初爆发了德里市民起义。14世纪末年又遭到帖木儿帝国的洗劫。15世纪以后,国家陷于分裂,苏丹所能统治的地区只限于德里周围和旁遮普,其权力与地方土邦王侯相差无几。1526年莫卧儿军队击败最后的苏丹,结束了德里苏丹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