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1
11321100000240

第240章 基督教分裂为加特力教和东正教分

1054年,统一的欧洲基督教会分裂为东西两部。西方以罗马教会为核心的,称加特力(普世的)教会;东方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自诩“正宗”,故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西方教会之间的分歧和冲突由来已久。早在基督教产生初期,东西方基督教会就因语言不同而分为两派。

东派教会建于希腊语区或希腊化文化区,包括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安条克及后来建立的君士坦丁堡。西派教会以罗马帝国的旧都罗马为中心,是拉丁教会。君士坦丁大帝在君士坦丁堡建都后,君士坦丁堡跻入牧首区的行列。4—5世纪间的尼西亚会议和查尔西顿会议,都曾阐明了罗马与君士坦丁堡牧首区的关系,即两大牧首区的牧首之权威和地位相同,但君士坦丁堡牧首在名分上位于罗马牧首之后。罗马教皇反复强调“彼得优越”论,企图凌驾于所有其他教会及大教区特别是君士坦丁堡教会之上。因此,东西方教会间常有冲突。君士坦丁堡大教长在处理宗教分歧和教派冲突时,常受皇帝意志左右。皇帝则出于政治考虑,采取一些折衷和妥协方案。于是,罗马大主教往往以“圣者”自居,抵制东方大皇帝和东方教会的政策。这种矛盾在破坏圣像运动时期趋于尖锐化、明朗化。罗马教皇遂与法兰克人结盟,在政治上加强自己的力量。9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在牧首的选任上发生分歧,罗马教皇乘机插手东方皇帝与教会的矛盾,这是东西方教会最后分裂的前奏。此外,东西方教会为扩大经济和政治势力,争相向斯拉夫人地区传教,在摩拉维亚、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都发生过冲突。11世纪初,罗马教皇又利用诺曼人占领南意大利的机会,把南意教区划归罗马管辖。于是,双方误会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两教会牧首互相把对方除籍,互相诅咒,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在教义和宗教礼仪上,东西方教会也略有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