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1
11321100000160

第160章 亚里斯多德写成《政治学》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和多产作家,堪称为古代世界“博学多才”的人。生于马其顿附近的斯达奇拉城,是柏拉图的学生。公元前342年,他被聘为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王子的家庭教师。从教8年后,来到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在阿波罗圣林吕克昂体育场设坛讲学。因擅长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师生对话等教学方式传道授业,所以获得“逍遥学派”之称。亚历山大大帝死后,雅典掀起反马其顿运动,亚里斯多德被迫离开雅典城,到卡尔西斯终死病逝。《政治学》是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的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政治学》成书于公元前326年,是古代政体比较研究的代表作和先驱之作。他通过各城邦宪法的比较,阐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等问题,从中提出了个人的政治见解。他认为:政体可划分合理与不合理两大类,划分的标准在于对公共福利事业的态度和做法。温和的民主政体即共和政体,对雅典这样工商业较发达的国家是最适宜的。在国家中他将居民按财产划分为极富有、极贫穷和居中的三个阶层,认为治理国家最合适的是居中的阶层。他们人数多,经济地位平稳。既有对极富阶层的不满,又有对极贫阶层的同情,政策较为平缓、不会走极端。由他们执政,国家才能保证安定。从一定意义上讲,《政治学》实际是雅典民主政体的一曲赞歌。亚里斯多德在自然观上基本是正确的,而在社会观上是落后的、反动的。在西方世界古代历史上,从理论上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