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1
11321100000111

第111章 埃及舍易斯王朝建立

新王国衰落后,古代埃及陷于南北纷争,外族入侵的动荡局面。早在第十九王朝统治时期(公元前1320—前1200),利比亚人就有定居三角洲的野心。第二十王朝时期(公元前1200—前1085),法老的卫队、朝臣以及驻军中多为利比亚人,并且势力越来越大。第二十一王朝时(公元前1085—前945),法老的统治中心在北方的塔尼斯城,而南方的底比斯则由僧侣势力所控制,实际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利比亚雇佣兵首领沙桑克趁分裂之机,在布拢斯梯斯建立了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945—前817),并进军底比斯,占领了该城。随后任命其子为阿蒙神庙的最高祭司,迫使众多的阿蒙僧侣逃亡国外,埃及暂时统一起来。大约在沙桑克三世统治时期,阿蒙神庙僧侣势力又在底比斯建立了第二十三王朝(公元前817—前730),统一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埃及又分为两个王国。第二十三王朝后期,北方舍易斯的统治者特夫那赫特(利比亚人)据地自立,建立第二十四王朝(公元前730—前715)。此时,三角洲和中埃及各地纷纷称王,一片混乱。而自古王国以来一直为埃及掠夺、奴役的努比亚人也乘势独立。他们以那帕特为中心建立二十五王朝(公元前730—前656),并向北方扩展势力。第二十五王朝晚期,亚述人侵入埃及,与努比亚人反复争夺于孟斐斯、底比斯之间,第二十五王朝的势力因此而削弱。

特夫那赫特的后裔普萨姆提克借机在舍易斯建立起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史称舍易斯王朝。至此,埃及经几个世纪之久的内部纷争、外族侵扰之后,又重新统一起来,并且在各方面均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埃及的“复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