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上)
11315200000060

第60章 做人处世故事(22)

此典出自《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很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教人注意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谈到学习问题时,孟子说:学习必须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深切体会,才能获得高深的造诣。刻苦钻研,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牢固地掌握知识才能使知识领域不断扩大、不断深化;知识丰富了,就像地底下的泉水,挖到深处,四面八方的水就会源源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众怒难犯

“众怒难犯”原意是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后指不能违背多数人的意愿。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春秋战国时代,郑国由孔子当政,他建立载书(纪事)制度,根据官位的大小来决定刑罚的轻重。这个办法非常不公平,因此引起各国机关的小官吏以及许多人的反对,他们都不赞成这个法律。孔子遭到反对后恼羞成怒,想要惩罚带头反对的人。子产听说了这个消息,连忙去阻止他,并请求把载书烧毁,孔子反对说:“制载书是用来定国的,如果因为反对的人多而烧毁,是众人来治国了,我们怎能再办理国家的事呢!子产说:“众怒是难犯的,一个人的主张是不能成事的。”于是坚持将载书烧毁了。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变化莫测。

此典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战国时,著名哲学家庄周在大白天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翩翩飞舞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他一会儿停在黄色的花朵上,一会儿停在白色花朵上,一会儿又停在紫色的花朵上,那是多么愉快啊!此时此刻,根本不清楚自己就是庄周,完全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忽然间,庄周一觉醒来,睁开眼睛,不禁大吃一惊:咦,我怎么是庄周呢?刚才明明还是一只蝴蝶!他摇了摇头,认真地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我个人来讲,不知道是做梦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其实,不管怎样变化,万物的一生始终处在梦境之中。

这时,一个叫长梧子的人走来,庄周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长梧子,长梧子说:“你思考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连黄帝那样的人听了,也会疑惑不解的。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艾地有一个小官吏,他有一个女儿,名叫骊姬,长得非常漂亮。晋献公知道后,找人将她接到宫里。离开艾地时,骊姬哭得非常伤心,眼泪将衣服都湿透了。等她到了晋献公的宫里,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吃着美味佳肴,觉得当初离开家乡时哭泣是很傻的行为。骊姬现在后悔当初的行为,可又怎么知道将来会不会后悔现在的行为呢?”

庄周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拍着长梧子的肩膀说:“看来我们都处在似梦非梦之中!”

蔡邕知音

“蔡邕知音”比喻精通音律。

此典出自《后汉书·蔡邕传》。

蔡邕是东汉的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河南把县南)人。他喜好辞章、数术、天文,对音律也非常精通,并且善于弹琴。汉桓帝时期,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专权,作威作福。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就向桓帝打了个招呼,叫陈留太守命令蔡邕去给徐璜等人弹琴。蔡邕无可奈何,只好跟随使者走到偃师,就声称自己病了,于是又回到家乡陈留。他闲居避世,很少与人交往。

当初,蔡邕在陈留时,一个邻人请他去喝酒。等到蔡邕去时,其他的客人已经喝了一阵子,正处于兴致勃勃之际。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边弹琴,蔡邕走到门口悄悄地听了一会儿说:“唉,用音乐召唤我而有杀戮之意,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他就返回去了。奉命请蔡邕的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可是到了门口又返回去了。”蔡邕一向深受乡里人的尊重,主人急忙追上蔡邕,问他为什么又返回去了,蔡邕就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主人和客人们听了,都疑惑不解。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奏琴弦时,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扑向一只鸣叫的知了;知了将飞而未飞,螳螂准备进攻,对着知了忽进忽退。我当时心中一动,担心螳螂放过了知了。难道这就是蔡君说的杀戮之心,并且在琴音中流露了出来,被蔡君辨识出来了吗?”蔡邕微微一笑,说:“这完全称得上是杀戮之心了。”

韩娥善歌

“韩娥善歌”形象地说明了韩娥高超的歌艺与真挚的感情,感动了所有的人。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非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

这段话意思是说:

从前,韩娥向东到齐国去,没有带足干粮,路过雍门的时候,就沿途卖唱以换取食物。她走了以后,歌声的余音还环绕在栋梁之间,三天不断,人们都觉得她好像还没有离开一样。

她路过一个旅店,旅店里的人们侮辱了她。韩娥便拖长了声音痛哭起来。整个乡里的人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三天吃不下饭去。韩娥走后,他们急忙去追赶。韩娥回来,为他们唱起悦耳的歌。男女老幼听了她的歌,都不禁兴高采烈,跳起舞来,完全忘记了先前的悲哀。于是大家就给了她很多盘费送她走了。

瓠巴鼓瑟

“瓠巴鼓瑟”形容音乐奇妙。

此典出自《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

楚人瓠巴擅长鼓瑟,他鼓瑟时乐声美妙动听,连游鱼都浮出水面倾听;春秋时的伯牙善于弹琴,他弹琴时琴声悠扬,驷马也会仰首吐沫而乐;春秋时晋人介之推曾跟随晋文公一起出亡,他割股为晋文公疗饥。晋文公回国后,封赏有功之臣,但是介之推却没有得到封赏,他逃入绵山之中。唱起《龙蛇》之歌,晋文公听后泪流不止。

钧天广乐

“钧天广乐”形容优美动人的乐曲。

此典出自《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东,帝之所居。又见《史记·赵世家》:‘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春秋时期,赵简子突然间生了一种怪病,一连五天都不省人事,满朝文武大臣惶恐不已,就急忙请来神医扁鹊诊治。扁鹊看完病走了出来,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询问病情。扁鹊回答说:“此病经调理血脉即可治愈,不必担心。”接着扁鹊又说,“从前,秦穆公也患过这种病,过了七天才醒过来。秦穆公醒后对大夫公孙支、子桑说,他到天帝的住所去了一趟,甚是欢乐。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没醒来,是因为在天上聆听天帝的教诲。天帝告诉他,晋国将大乱,以及晋文公将一度称霸等情况。”扁鹊又说,“赵简子的病与秦穆公相同,不出三天,他一定会苏醒过来,醒来之后一定有话要说。”

两天半后,赵简子醒了。他告诉大夫们说:“我到天帝的住所去了一趟,觉得非常高兴。我与众神一起在天的中央游历,听了许多美妙的音乐,看了千姿百媚的舞蹈,这些音乐舞蹈,比夏商周三代的音乐舞蹈都棒得多,其乐声优美动人。”

梨园弟子

人们称戏班子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此典出自《新唐书·乐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使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日正字之,号‘皇帝梨园底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倍院。”

唐代的唐玄宗不仅懂得乐理,还亲自演奏乐器。他为了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亲自从全国挑选了三百名青年子弟,把他们安排在长安城内光化门北的梨园中。闲暇时,他亲自教他们演奏乐曲,如果有人弹错了,他一下就能听出来。他将这三百人叫做“皇帝梨园弟子”,意思是梨园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