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世界宫廷史速读
11314600000051

第51章 “王朝复辟”与“进口”国王

自从克伦威尔去世后,原来议会中的保王分子,通过国会议案迎立查理二世即位。原来,克伦威尔的统治并不比有国王时好多少,令英国人民非常失望。在他统治的5年里,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各地纷纷起义,议会也让他给解散了。于是,在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资产阶级和贵族王朝和解,请回了在法国流亡的查理二世,即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斯图亚特,史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年4月4日,查理二世在回国之前,于荷兰的布列达发表宣言,信誓旦旦地向英国人表示:大赦革命党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保证不变革命时期土地和财产的分配形式,补发军队的欠饷等。果然是一个拥护资产阶级革命的开明君主。4月25日,英国新议会召开会议,通过表决同意查理二世回国。5月25日查理二世回到伦敦继位为国王。

谁知查理二世登上王位不久,就把布列达宣言扔到了一边,重用保王党人,大肆向革命党人反攻倒算。许多参加审判查理一世的人被处死,克伦威尔的尸体还被他从坟墓里挖出来施以绞刑。革命时期被没收,尚未拍卖的土地又重新发还给原主,已经拍卖的土地由国家给以经济补偿。为此国家付出巨额款项,而这些钱又都以税收的方式加在人民头上,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甚至老百姓做饭都要交“灶税”和“炉税”。

查理二世是依靠法国国王的支持上台的。他一当政,就把克伦威尔从西班牙手中夺来的敦刻尔克卖给了法国。敦刻尔克是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唯一贸易根据地,卖给了法国,英国就丧失了在大陆上的立脚点。广大人民,特别是资产阶级,对此十分不满,认为是“丢掉了一把挂在腰带上的钥匙”。作为报答,法国政府不断地给查理二世以“贷款”支援。查理二世有恃无恐,在国内更加倒行逆施。议会被解散,城市的自治也被取消。英国革命时得到的一些民权,被剥夺光了。

1685年,查理二世死了。他没有合法的儿子,王位由他弟弟詹姆士二世继承。詹姆士二世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除了继承他哥哥的复辟政策以外,又大肆进行宗教压迫,弄得整个英国民怨沸腾。

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极大地激恼了英国资产阶级和广大下层人民,就连政府中的贵族官僚也大失所望。

1688年6月30日,英国议会的两党领袖和一名主教联名写了一封信,请求英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当时任荷兰国王的奥兰治·威廉回英国执政,以结束詹姆士二世的反动统治。经过几个月细节搓商,这年的11月5日,威廉亲率1.4万大军,乘坐500多艘船只,由60余艘战舰护航,在英国南部的托尔贝港登陆。然后浩浩荡荡地向伦敦进发。一路上,威廉的军队都受到贵族和乡绅们的欢迎,就连詹姆士二世的王军总司令约翰·丘吉尔和多数大臣都倾向威廉。

詹姆斯二世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只得仓惶出逃,到法国避难。

1688年12月18日,英国议会宣布詹姆士二世“自行退位”,王权由威廉继承。1689年2月13日,威廉正式登上英国国王的宝座,从此英国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产生了。

威廉推翻了复辟王朝,建立起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国王只是仪礼上的元首,国家大事都经议会决定,由内阁(政府)执行。同时,也恢复了革命时期的一些民权。资产阶级新贵族们感到十分满意,把这次事件称为“光荣革命”,意思是不流血的革命。其实,这种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政权更迭,只能是一次政变。

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正式合并,称“大不列颠王国”,简称“英国”(英吉利)。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7世纪末期开始,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