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外敷偏方(偏方三书)
11312700000006

第6章 药物外敷有几种操作方法

外敷患处或穴位防治疾病,操作相对简单。而用药物外敷则方法多样,有薄贴法、敷贴法、敷脐法、发泡法、湿敷法等。

薄贴法即膏药之古称,是以膏药敷贴穴位或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膏药起源很早,先秦时期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中首次提到薄贴一词,并专列“薄贴”一节。

膏药的制作方法,取植物油置锅中加热,将配制好的药物投入油内煎熬,炸至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即捞出药渣,过滤药油,将过滤出的药油再炼至滴水成珠时,加入黄丹,随着油温下降,黄丹与药油凝结成膏。将药膏分摊于纸上、布上或狗皮上。用时稍加热使膏药微熔,贴于患处或穴位。

使用时溃疡或疮口处宜选用薄型膏药,应勤换;厚型膏药多适用于未溃烂的肿疡处,宜少换,一般5~7天调换一次。膏药所贴患处应消毒,破口处应洗净脓血,拭干后再贴。贴膏药后如有皮肤过敏瘙痒者,可将膏药取下,用酒精涂擦瘙痒处,再将膏药贴上。若出现疱疹、丘疹、皮肤溃烂者,应改用其他疗法。还要注意膏药加热后,应试试温度,否则贴药时可能烫伤皮肤。

敷贴法,一般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的醋或酒、水、蜜、鸡蛋清、油类等,把药末调成粘稠的糊状;或将药末与含汁较多的药物捣如泥状;或直接用含汁液的新鲜药物捣烂,摊成薄饼状,然后敷贴在穴位或患处,如果需要可以用纱布或胶布固定。敷贴疗法历史悠久,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中即载有敷贴方。

使用时应注意保持敷贴药的干湿度,药物变干后可随时更换,或用温水时时湿润。部分病人敷贴时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潮红、水泡等过敏现象,这时应及时停用此法。

敷脐法就是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粉、糊、膏等,填敷于脐中,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主要有填脐法、贴脐法、填贴混合法等。填脐法的操作是将药末、药糊或药饼填入脐中,外用胶布固定。贴脐法是将药物制成药膏敷于脐部,固定。

敷脐法早在晋代医家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用五倍子与陈醋熬膏敷脐治疗小儿腹泻。肚脐穴名神阙,属任脉,敷药后可以迅速吸收药物,调节周身气血阴阳,扶助正气,祛除病邪。

使用敷脐法时应注意将脐部擦拭干净,如脐部有感染者,禁止使用敷脐法。如出现敷脐部位红肿痛痒或其他不适,应将敷药去掉,停止使用敷脐法。

发泡法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捣碎,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以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本疗法有祛邪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

发泡所用的药物可以是大蒜、白芥子、蓖麻仁,也可用新鲜的毛莨叶、旱莲草、威灵仙叶或吴茱萸、巴豆等。使用时,将所选用的1~2味发泡药物捣烂,敷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外用消毒纱布包扎。一般敷药数小时后,敷药局部发热、疼痛或有蚁行感,皮肤潮红,坚持到局部灼痛极强时,将药取下。取药后半天左右,局部皮肤起泡。小水泡用消毒纱布包扎,如小水泡融合成大水泡,水泡内液体充盈时,经常规消毒,用针头刺破水泡底部,抽出液体,盖上消毒纱布,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日换敷料一次,直到局部干燥愈合。

使用发泡法时一定向患者说明治疗的过程。注意局部清洁,局部避免沾水,以防止感染。禁止在病变皮肤部位发泡。如敷药局部疼痛剧烈,皮肤反应大,可将药物取下。使用发泡发时,患者饮食应清淡宜消化,忌食生冷辛辣、鱼腥发物。

湿敷法是用纱布浸吸药液,敷于患处的一种方法。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中就有记载:“以净帛或新棉蘸药水,稍热溻其患处,渐渐喜溻淋浴之,稍凉则急令再换,慎勿冷用”。本疗法可以使药液直接作用于患处,具有清热消肿、收敛止痒、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使用时,先将药物煮好,用无菌纱布置于药液中浸透,挤去多余的药液,敷于患处,一般1~2小时换药1次。

湿敷时应注意保持纱布湿润及创面的清洁。如选用有毒药物,敷药的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