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成功之道
11310000000016

第16章 平衡自己的心理

安妮花了5年时间思考,今年终于决定改变工作,重新安顿身心,她领悟到,工作中的快不快乐,可能只是5.1比4.9的微差而已,中间有个阶梯,你可能爬到中间的梯子拥有恰好的平衡,也可能只走了一阶。即使如此,你也在进步,平衡尺上的浮标又往前游移一格。

安妮有个生命平衡法则,用来制衡工作与生活。她将生命切成健康、时间、自由与快乐等四块,视个人状况分配比重以及排序。如果每个元素都不缺,反映到工作中的态度与情绪,就比较平和,因而获得适当的平衡。长期处在平衡中,就能积极正向思考。为此,许多专家呼吁,积极思考可以调适工作压力,清除不必要的情绪,上班族多亲近正向思考的人,能减少倦怠感。

具体做法是,如果将事情弄得很糟时,只允许情绪低落一下子,之后她很快会换个想法。太棒了,我们又学到一招,下次又有机会尝试其他处理方法,我们不因此认为自己很差劲。

学习工作也要学习休息。

在职场上学会让自己喘口气,是一门学问。郑淑敏,一个中型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她一年至少休一次长达两星期的假,半年内会有几次短短两天的假;不一定出国,有时只是到山里或海边走走。

如果感觉莫名的倦怠迫在眉睫,休假又遥遥无期,试着忙里偷闲吧。一位女作家透露她平时如何排解倦怠:我偶尔请个半天假,去街上晃晃、逛书局或找个清幽的咖啡店想事情。在忙碌中留点空间给自己,因为塞得太满容易窒息。

告诉自己:简单,就会快乐。

简单,就会快乐。最好的东西都是最简单的。例如微笑,是最好的生活态度;运动,是身体的最好调养。克服工作倦怠也可以很简单,将想法转个弯,然后行动。

当你因不愉快的事而情绪不佳时,你不妨试试转移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

(1)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培养社交兴趣

人是社会的一员,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一个人要逐渐学会理解和关心别人,一旦主动爱别人的能力提高了,就会感到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如果一个人有许多知心朋友,可以取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增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

一个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获得心理健康的。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减少,因此走出家庭,扩大社会交往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多取得身边资源。经理可以多找部属聊聊天,同事之间也可互相讨论,激发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执行时大家都有参与感。执行方案因为已纳入所有工作者的智慧,个人会有值得存在的价值感,减少不必要的失落。

(2)多找朋友倾诉,以疏泄郁闷情绪

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令人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如果有好友听您诉说苦闷,那么压抑的心境就可能得到缓解或减轻,失去平衡的心理可以恢复正常,并且得到来自朋友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思考,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还可向自然环境转移,郊游、爬山、游泳或在无人处高声叫喊、痛骂等。也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将自己的情感以艺术的手段表达出来。

(3)重视家庭生活,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

家庭可以说是整个生活的基础,温暖和谐的家是家庭成员快乐的源泉、事业成功的保证。在此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利于其人格的发展。

如果夫妻不和、吵架,将会极大破坏家庭气氛,影响夫妻的感情及其心理健康,而且也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可以说不和谐的家庭经常制造心灵的不安与污染,对孩子的教育很不利。

理想的健康家庭模式,应该是所有成员都能轻松表达意见,相互讨论和协商,共同处理问题,相互供给情感上的支持,团结一致应付困难。每个人都应注重建立维持一个健全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