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11307000000008

第8章 一旦开始就要执行

很多母亲看到此处,都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这种教育方法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孩子身上存在着叛逆的因子,而且他们具有好动的天性,用这些小把戏很难有效地驯服他们。”

事实上,这种方法是否会沦落成为一种小打小闹的把戏,完全取决于母亲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否具有坚定、沉稳与坚毅的品质。其实,不管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都需要母亲具有坚定、沉稳与坚毅的品质才能取得成功。如果这些所谓的“小打小闹”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母亲就会惊讶地发现,其实只要对孩子施以很轻微的惩罚,就足够建立起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了。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为了培养孩子对自己绝对服从的习惯,把单脚站立作为一种惩罚方法,根据孩子犯错程度的不同,时间分别是五秒、十秒或二十秒。当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这位母亲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方法了,其目的就是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绝对权威。采取惩罚措施的目的,原本就不是给孩子造成身体上的疼痛或是使其感到不舒服,而是引起孩子的注意,使他们每次犯错以后,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确做错了。尽管这些惩罚并不严厉,但只要当孩子每次犯错以后母亲都能坚持对其进行惩罚,并且不让任何一次惩罚发生例外,那么它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产生这样一种认识:尽管自己每次受到的惩罚不见得很严厉,但母亲却能坚持做到有错必惩。

上面所谈到的,都是母亲在教育孩子之初时应该做的,但那仅仅是一个开始。作为母亲,如果一开始就不能坚定持久地执行,那么她就永远无法开始教育孩子的工作。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母亲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对他进行教育的难度也会骤然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方法虽然一样,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母亲们再也不能采用那些过于柔和的手段了。这时,就可能需要更加真实的“监狱”,并且延长惩罚他的时间,有的孩子甚至还需要父母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惩罚。有的时候,由于孩子教育者的改变,孩子会从一种教育模式进入另外一种模式。过不了多久,新的教育者也许会发现,由于之前所受到的错误教育,孩子现在已经变得难以驯服。因为孩子所受到的错误教育使他们习惯于通过某些特殊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相当于之前的教育者鼓励他们使用这些手段。

这种纵容只会使孩子变得更加叛逆与反抗。尤其是面对父母时,他们总会运用一些自以为最有效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孩子身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时,不管这种教育模式是长期性的还是暂时性的,教育者要想改变孩子的性格,比起刚开始的时候,难度要大得多,所以必须小心谨慎。

对孩子而言,新的教育者并没有那种从小就已经形成的权威,再加上很多实际存在的问题,就会使新的教育者认为,自己有必要放弃一些做法,从而避免与孩子发生矛盾冲突或是引起孩子的抱怨。这几种情况,无疑都为教育孩子增加了难度。其实,对那些不服从教育的孩子而言,他们也习惯于用这种把戏来达到他们的目的。也许,因为母亲的心肠太软,不忍看到孩子因为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又或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太过虚弱,对她来说,这些琐事会让她劳神费力,太不值得。

很多已经习惯了不听话的孩子,一旦受到新的教育,就会逐渐变得顺从。这样的例子很多,有时,甚至在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如果经过几年松散而低效的教育后,母亲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产生怀疑,并且确信如不马上改弦易辙的话,很可能就会在日后让自己尝到苦涩的果子。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父母的工作已变得十分艰难,但是,通过改变教育模式,还是能够成功地使孩子服从自己。改变的方法大致也是相同的——母亲从始至终都要坚持冷静、耐心且不可动摇的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一些极端的情况之外,要切忌恼怒、责备、指责或是不悦的脸色。以上的做法构成了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如果能够按照上面所说的要求去实施的话,成功离每位父母都不是很遥远。看过这个例子之后,父母们可能会觉得太简单了,成功对他们而言,似乎是唾手可得。事实上,事情远非父母们所想的那样简单。表面看来,我们只需要父母的坚定、沉静与坚毅的品质就足够了。

但遗憾的是,对父母而言,即使具备了这些最基本的态度,他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仍会感到困难重重。如果他们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又如何来教育孩子呢?如果母亲能够多少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坚定的、从容淡定的方式,使孩子养成一种绝对服从权威的习惯。当孩子违背自己时,适当地给他一些小小的惩罚,那么是很容易取得成功的。而且,这并不需要母亲有多高的天赋、多聪明的手段和多深沉的心思——只要把这种简单方法长期坚持下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