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11307000000049

第49章 培养认真的态度的良好习惯

我国的理论物理学家黄祖洽五六岁时,母亲曾带着他到乡下,在乡间的茅草屋中住了一段时间。乡下的空气特别好,有小溪和广阔的天地,孩子们都很高兴。

一天,黄祖洽的母亲随口说了一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黄祖洽听后很纳闷,连忙问妈妈:“‘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无心插柳’还能‘柳成荫’呢?”妈妈告诉他:“这是一句俗语,意思是柳树与花相比容易存活,你只要插一根柳条在地上,它就能长成树,成为树荫。”

黄祖洽是一个认真的孩子,听了妈妈的话,他果真找到一棵没发芽的绿柳条,将它从树上掐下来,然后插在池塘边松软的泥土里,看它到底能不能存活。黄祖洽天天跑来看,可一连几天,柳条一直都没有发芽。

母亲要带黄祖洽回城里办事,可他不放心他的柳条,于是,他将柳条带着土抠出来,移植在房子旁边的一个大洞里,这才放心地跟着妈妈回城里去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妈妈终于带着黄祖洽再次回到乡下。黄祖洽一到乡下,马上跑去看自己的柳条。柳条真的发芽了,黄祖洽非常高兴。

正是因为黄祖洽从小就对科学有着认真和执著的态度,使他一步步走进了科学的殿堂。由此可见,培养并保护孩子坚持与认真的品质,对孩子未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我们身边,常有一些父母在叹气:“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马虎,不是抄错数就是计算粗心。每次考试都是丢了不该丢的冤枉分。”每次孩子们从考场走出来,都有一些学生在吃“后悔药”,屡屡失败,屡屡发誓,又屡屡改不掉这个粗心的坏毛病。因此,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去不断克服、抑制坏习惯,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1)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

写字潦草是孩子的通病。为了克服这样的毛病,一是需要父母的示范作用。父母要尽力把字写得工整、美观,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对孩子的书写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正确、整洁、美观。三是适度评价。

此外,父母要让孩子向写字好的孩子学习,对于孩子的小小进步,要进行及时的表扬。这也是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一个好方法。

(2)让孩子养成认真审题和计算的习惯

许多孩子计算出错多是由于审题不仔细,抄错数或不认真检查。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养成认真审题、计算和检查的良好习惯。在孩子做功课时,父母须教育孩子不要忙于解题,一定要把数量关系搞清楚。当他出现错误时,不要急于问:“怎么错的?为什么出错?”而是让他把这道题目的意思弄明白。这时如果孩子是叙述不清,就要他把题再读一遍。

在计算试题时,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让孩子做完习题要检查。一旦发现错误,要立即改正,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认真检查的习惯,计算的正确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3)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

父母应该随时留心观察孩子,看看他做事是否有秩序,是否知道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通过观察,如果发现孩子这方面能力较差,应立即给他指出来,并告诉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步骤完成,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如果有许多事情要做,必须让孩子先安排好顺序。一次次地强化,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4)锻炼孩子做小事也要认真的态度

认真与否是衡量一个孩子学习态度和发展前途的一条重要标准。有时,当孩子独自面对一个问题,总会觉得要自己独立完成太难,这时,他可能求助于父母或旁人,或表现出等待、拖延和不认真的态度。这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无论事大事小,都要认真去做。让孩子对每一件小事认真、负责,养成孩子做事认真的态度和习惯。有了这样的习惯,孩子会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