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已74岁,能够在人生晚年看到自己的作品集出版,内心十分激动。我由衷感谢宁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徐占海局长、宋新华副局长等领导同志,没有他们对知识的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关爱、对宁夏地矿职工先进文化建设的鼎力相助,这本书是不可能出版的。我还要感谢宁夏地质博物馆及温万成馆长,是他们具体承担了编选、出版等工作。
我曾长期在一线搞技术工作。在1963年《中国地质》第五期,发表有关超基性岩石论文。在《地质论评》第23卷(1965年)发表的论文,提出某铁矿床应为一新的成因类型见解。1964~1966年,参加旨在查明白云鄂博铁矿床中稀土、铌、钽等元素分布状况的“地质部105会战”,任综研组长,执笔编写了会战技术成果报告。早先写就的《关于应用赋存状态及其基本工作方法的刍议》,在改革开放后也被录入《矿产资源利用》第三辑中(地质出版社,1980年)。“文化大革命”后期,爱人患病,我仍坚持在阿拉善地区参与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后不得不离开野外一线,调往家庭住地单位搞技术管理。虽然不能再直接从事技术工作了,但总感到还应为地质科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便开始学习科普写作知识和技巧,走上了在工余时间进行科普写作之路。
对我科普文章予以直接评论的,我只见过两篇文章。一是张德泉《写介绍科技知识的文章也要有文采》一文,发表于《宁夏日报》1977年第五期。他认为我写的《年轻的六盘山》,“具有飘逸清丽的特色,有些段落简直可以和散文诗相媲美”。一是吴方友在《科普创作散论》(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1年)中,将我写的《贺兰石》列为23篇“赏析作品”之一,并指出:“像徐国相这样把地质科学文艺作品写得传神、俊逸和情趣横生的,国内尚有一批高手,如武汉的陶世龙(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南京的夏树芳(南京大学教授)、成都的刘兴诗(原成都地质学院教授)……有100个地质科普题材,就有100个‘陶、刘、徐、夏’。”这些过誉评论不能掩饰科普文章中所存有的许多不足,特别是30多年过去了,翻开再看,显然某些认识和结论已属不妥,甚至错误。敬请读者指正。
在此之际,我记起了《宁夏日报》蔡资奋老师,是在他的鼓励和指教下我写作了第一篇科普文章《漫笔贺兰山》;我也记起了宁夏人民出版社宫燕侠老师,是在她的鼓励和指教下我写作了第一本科普图书。这两位老先生都是资深的编辑、记者,他们的年龄估计要比我大十来岁。我的科普文章和书籍,除少数由中央报刊发表和出版社出版外,其余均由《宁夏日报》、宁夏人民出版社、《宁夏科技报》《宁夏文艺》《宁夏地质报》以及宁夏人民广播电台等登载、出版或播出,在此一并致谢。
徐国相
2011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