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多少年来,岳飞这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词,曾震撼着多少炎黄子孙的心。“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老将行》)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笔下的战斗画面。宁夏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中原大地一个重要的边关要塞,在历史的长河中,曾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安全,曾为民族的和睦和融洽,谱写了多少凯歌!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民族政策普照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又迎来了历史上最美好的时期。
打开中国地图,读者不难看出,宁夏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十分严峻的。北濒乌兰布和沙漠,西临腾格里沙漠,东依毛乌素沙地,南为贫瘠的黄土高原。但是,由于这里有黄河流经,相传秦始皇时代,银川平原即得到屯垦。汉代,广修引黄灌溉水利工程,水浇地面积已突破百万亩。隋、唐时代就出现了“塞北江南”的美称。“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这是唐代诗人韦蟾的赞歌。明朝重臣王珣在《嘉靖宁夏新志》序中曾颂扬宁夏:“左黄河,右贺兰,山川形胜,鱼盐水利……塞北一小江南也!”在苦难的旧社会,面对“十年九害”的黄河,人们也只能发出“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感叹。今日宁夏中北部的银川平原,河渠如网,旱涝无虞,果园迭现,稻麦飘香,单是被誉为“珍珠米”的水稻,其产量自治区每年人均约100公斤,这在干旱的西北地区不能不认为是一件人间奇迹。但是,约占宁夏2/3面积的南部黄土丘陵等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受苛刻的自然条件的制约,至今仍属于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与富饶的银川平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宁夏是中国穆斯林最集中的聚居区之一。至少从元代开始,经过700多年的发展,宁夏回族人口至1987年7月1日已发展到136.5万人,占中国回族人口的18.9%。穆斯林风情、大漠和江南水乡风姿相融、多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宁夏风光的显著特点。
在宁夏大地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煤炭资源、部分非金属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被称为“太西煤”的世界优质无烟煤,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被学术界称赞为“不仅独步全国,而且世界亦罕有其匹”;枸杞、甘草、贺兰石(砚)、滩羊二毛皮、发菜被誉为宁夏的红、黄、蓝、白、黑“五宝”,是宁夏颇具地方特色的丰富物产的杰出代表;宁夏的黄河鲤鱼,饮誉中外;羊羔、美酒,脍炙人口;宁夏的苹果、西瓜、葡萄、芦笋、蕨菜以及啤酒花、红花等,以质地优良而畅销不衰。在改革开放和“振兴宁夏”的方针指导下,宁夏丰富的矿产资源、珍贵的水利资源、充沛的光热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宁夏的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以及刚刚兴起的商品经济和中、外横向经济联合,必将得到稳步的发展。
本书是《中国地理丛书》地方卷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地理丛书》编委会的统一部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目的在于全面、系统、科学地介绍宁夏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和生产布局的特点,总结宁夏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业绩及其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宁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和经验教训,以宣传宁夏,介绍宁夏,促进国内读者和国外朋友对宁夏的了解。
本书的编写工作始于1984年,后由于种种原因而辍写。1987年6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又约请徐国相与陈忠祥、雍幼凯、米文宝等同志组成新的编写组,在周特先原拟提纲的基础上,由徐国相重拟了提纲,分工编写。各人执笔的初稿,统由徐国相、陈忠祥校改;再由徐国相整编定稿。书中附图主要由测绘工程师刘蕴华修编和清绘。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单位和学者、专家的指导及帮助,特别是作者所在的单位——宁夏大学、宁夏地质矿产局,曾给予作者极大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谨致以深切的谢意。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关宁夏地理方面的研究程度还较低。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虽曾广集资料,以博众采,但仍有一系列的问题尚无资料可鉴或存在见解分歧。因此在有关宁夏历史和民族变迁、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地理分区及其形成和演化历史、经济地理的基本规律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新资料、新观点和新认识,许多尚属争鸣性质,正确与否,还有待实践检验。同时,也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既全面介绍宁夏自然条件的优越之处,也不回避其局限性和不利因素;既系统介绍1949年以来宁夏蓬勃发展的事实,又客观分析在发展中由于不注重遵循地理学的基本规律所产生的问题;既充分肯定了宁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又指出当前宁夏经济还处于比较落后状态的实际情况。总之,期望读者阅读本书之后,对宁夏的历史与现状、成就与问题、发展与对策等涉及地理学范畴的内容能够有所了解。
限于水平所限,书中不免存在许多不足乃至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原载《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一书,1991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