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11303100000007

第7章 给孩子独行的机会

父母总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没有自立能力的孩子将会生活得很糟糕,所以明智的父母会放开双手,给孩子创造一个个独行的机会。

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那么在教育孩子时,即使看着他们“跌倒”,也不要剥夺他们“行走”的权利,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站起来。

一个巫师把曾经得罪过他的一家人的儿子偷来,想用最残忍的办法报复他们。于是他把男孩送给当地最有钱的富人收养了。

结果,10年之后,人们都觉得命运对男孩太不公平了。

原来,这个男孩在非常富有的环境中长大了,可是他却没有练就坚韧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收养他的富翁突然因一场变故破产了,男孩不得不从锦衣玉食的生活环境中走出来,可是他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他的软弱无能让他感觉生不如死,挣扎了一段日子后,他终因觉得生活没有出路而绝望自杀了。

很多父母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父母简直一刻都不能离开他,每次一离开保准出事!这孩子没有一点自立能力,不看着他,思想就开小差,也不做功课,说是出去玩,远地方还不敢去。”

可是同时也有另外一些情况,善于教育孩子的父母说:“我儿子一直很懂事,自立能力很强,学习上从来不用我操心,生活上也处理得很好,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还经常帮我们出去买东西。”

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我们能够看出,前一种抱怨式的父母往往是从小就对孩子采取“不放心”的态度,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担心孩子做不好,帮孩子吃饭、穿衣,孩子长大后,自理能力差是意料之中的。

一位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上海小男孩,因为父亲要去国外工作,所以把他寄养在了朋友家中,父亲为了让孩子生活得好一些,每月都要给他寄3000元零花钱。

于是,这个孩子平时就不写作业了,对此,他自有办法,同学替他做一道数学题,他就给同学1元钱;物理作业也是一样……

远在国外的父亲好像觉得用钱能够表达自己不能关心、照顾孩子的歉意,可是他却没想到,只懂得给孩子钱实际上会害了孩子。

放手并不是表现在把孩子丢下,对他不闻不问,而是要教育孩子独立。

动物要学会自己找食物,才能够在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下去,孩子也一样,他们同样要学习独立处事,才能成为一个自立的人。

一位哲人说过:“经过怎样的洗礼,就会铸造怎样的灵魂。”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大胆地放开自己的双手,让孩子尽快自强、自立起来。

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和信任,善于发现孩子的成长规律,洞悉他们的真正需要,而不是擅做主张地为孩子做这做那。

要给予孩子最少的指导和最大的鼓励,让孩子主动去尝试一些东西,在父母的激励下,他们多数会自愿“独行”的。

童童5岁的时候,有一次发烧了,妈妈带着他去医院打针。

针刚扎到童童的屁股,他就开始大哭起来。

妈妈见孩子哭得可怜,自己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孩子看到妈妈哭了,就马上停止哭泣,揉着眼睛问妈妈:“针又没扎到你,你为什么哭呢?”

妈妈给他擦着眼泪说:“妈妈胆子非常小,见你哭了,我也很害怕。”

听妈妈这样说,童童立刻装出一副无奈的表情:“你们大人真是太胆小了。算了,以后你不用陪我来了,我自己到医院来。”

第二天,童童壮着胆自己走到护士跟前大声说:“你扎吧,我不怕!”妈妈和护士都被童童的表情逗笑了。

故事中的妈妈其实是用自己的做法在变相地激励孩子,因为“弱”父母往往会教出“强”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肯定最能激发孩子的潜力。

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孩子往往可以创造奇迹。

在这里,还有一点让孩子觉得非常感动,他明白父母并不是真正对自己放手不管,而是正在背后默默地注视着自己,在真正必要的时候,父母会帮助自己的。

孩子不愿意辜负父母的信任,所以这些感情会转化为前进的力量,从而促使他们把事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