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11303100000006

第6章 让孩子大胆尝试

1994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香港等九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未来家庭娱乐产品概念设计大赛”,中国共有20所学校1300多名选手参赛、真可谓阵容强大,气势磅礴。然而,比赛结果却令人寒心,两个组的冠军、亚军、季军中国孩子连边也没沾上,最后只获得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纪念奖。在人家闪耀着想象大胆、构思独特的作品面前,中国孩子的作品显得那样苍白,缺乏独创性,由此看来,让孩子大胆尝试,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是多么重要!

世人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孩子智商高,在各类知识性考试中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但中国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为什么不如人家呢?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但相对来说,并不是比较聪明的人,就一定有较高的创造力。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书也不一定读得呱呱叫,但因为他们点子多,心思巧,遇到问题决不放弃,所以成就反而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知识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但绝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这类学生。

因此,孩子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一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但学习一门知识课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恰恰是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技能得到发展。“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方面应注意一些方法,试着放手让孩子大胆尝试,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一位家长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事例: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数学老师让人捎口信要家长去学校,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数学教学正进入直式运算阶段,学生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低位向高位顺序运算,唯独儿子别出心裁地从高位到低位进行逆向运算,经老师指出后,他竟顽固地一意孤行。

我们回家盘问时,儿子振振有词:“左边算到右边是我想出来的窍门。”听他这么一说,我们意识到,儿子虽然违背规律进行运算,却透露出一种萌芽状态的独创精神。于是在对他的“找窍门”给予充分肯定之后,循循善诱地告诉他,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要多方位地观察,对思维结果还需验证,验证的标准就是看它的实际效果。然后,我们与他一起分析逆向运算的弊端。最后,他口服心服地毅然忍痛割“爱”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有奇思妙想,父母应该注意到并且重视他们的创造力,孩子会以更大的成功回报给家长给予他们的尊重。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父母不是包办替代,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从小树立主体意识,从各方面给予他参与的机会。“听话”是好孩子的标准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标准,父母不要让孩子一味服从和依赖,这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弊端。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情形:孩子看见红红的辣椒,吵着要吃,成人马上做出“辣椒很辣,小孩子不能吃”的回应,然后赶忙把辣椒挪开;妈妈买菠萝回来,孩子从没见过这个东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伸手想去摸一摸,妈妈飞快地把菠萝拿进了厨房,说:“菠萝会刺伤你的小手,等妈妈削好了再给你吃。”这样的做法,让孩子还未实践就已经知道了结果,根本不需要动脑筋去探索。也许可以保护孩子,可以让他们学会一些道理和知识,但是你也许没有意识到,什么都想试一试,就是孩子的探索、独创精神的萌芽,是非常可贵的,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鼓励,一直被压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于是变成什么都不想试,什么都不敢试了。

瑞士心理学家皮来杰曾经说过:“主体总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客观现实的。”那么,家长要有意识地保护儿童的创新精神、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就要对孩子“我要试一试”“让我自己来”的行为予以鼓励和帮助。

比如,孩子要试尝辣椒就让他试,如果他被辣得哇哇叫,你可以说:“辣一下不要紧,喝口冰水会好一点。”孩子摸了菠萝,大声喊:“好痛啊!”你可以鼓励他:“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菠萝会刺手。”孩子第一次想自己盛饭,你担心他会烫到,你可以说:“你真棒,记住每次盛少一点哦。”孩子在你的鼓励和帮助下,大胆地尝试,创新精神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孩子们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着幻想,这些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创造离不开想象,孩子靠想象力开启幻想世界,只有在这种自由幻想世界里,创造性思维才会萌发。对于孩子所表现出的、所谈论的理想及抱负,以及建立于幻想上的自我概念等,父母不要认为孩子荒唐,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或微不足道,不屑一顾,要给予支持和指导,同时要耐心地帮助他们,使孩子明白过多、过分夸大的再现是不正确的,引导他们从正确的思路上去想象、去创造,理想要与实际相接近,与实际生活相符。

家长不要过多地束缚孩子,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发挥创造力,成就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