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11303100000031

第31章 让孩子改掉乱发脾气的毛病

春秋战国时,蔺相如和廉颇都是赵王非常器重的人。后来,由于蔺相如功劳大,得到赵王的大力提拔,最后位居赵国上将廉颇之上。

对此,廉颇很生气。他四处跟人说,如果他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蔺相如听了后。就经常避开和廉颇见面的机会。有时候出门的时候发现廉颇的车辆,他都会急忙让人把车回避一下,给廉颇让路。蔺相如家中的门客知道后很是愤愤不平,觉得廉颇没什么可怕的,蔺相如胆子太小了,于是,一些人就纷纷想离开。

蔺相如对他们说:“我让着廉颇,不是怕他。是为国家着想,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正是因为有廉颇将军和我蔺相如在,如果我们将相失掉了和气。秦国必然觉得有机可乘,那个时候我们赵国就危险了。”

后来,廉颇听到了这些话,对于蔺相如的大度,他十分感动,于是负荆到蔺相如家门口请罪。

蔺相如是值得学习的,他对胡乱朝自己发脾气,甚至要羞辱自己的人保持了一颗宽容的心,为了赵国大局,他宁可让着廉颇。而廉颇也是值得学习的,意识到自己胡乱发脾气的错误,于是赶紧向蔺相如郑重请罪。

对人胡乱发脾气是没有修养的表现,也易让自己身处危险的境地。比如三国时候的关羽喜欢胡乱对士大夫发脾气,结果最后被士大夫断了归路,而丢了性命。张飞喜欢对士卒胡乱发脾气,最后他在睡梦中被士卒割去了首级。

现在家庭中,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难免有些溺爱,也许正是因为父母的溺爱,许多孩子变得没大没小,习惯于对父母胡乱发脾气。

孩子对父母胡乱发脾气,父母很多时候会忍受。孩子对其他人胡乱发脾气,可能会被别人反唇相讥,或者拳脚相加。所以,对胡乱发脾气的孩子,父母一定不要再溺爱他,要让孩子明白胡乱发脾气会伤害他人,甚至可能伤害到最关心自己的人。然后,帮助孩子一步步改掉这种坏习惯。

(1)让孩子培养谦和的个性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有独立的自尊。胡乱发脾气的人很容易伤害别人的自尊,人在气头上,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诋毁别人就怎么诋毁别人。这样很容易埋下隐患,不但相互之间朋友做不成,而且最后可能转化为仇敌。这又何必呢?朋友做不成,可以成为陌生人,没有必要转化为仇敌,和自己相互对立,互相消耗。

孩子在一些地方特别容易发脾气,如在商店里或家里来客人时,父母在这些场合往往态度过于温和、妥协,使孩子有可乘之机。所以,越是在这样的场合,父母就越要态度坚决,语气强硬,使孩子不敢再利用这些机会提要求,甚至发脾气。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总乱发脾气,一定要重视,要孩子在生活中提高修养,培养谦和的个性、温文尔雅的作风。教育孩子与人交往要像谦谦君子一样,不能遇事冲动,同时也要学会包容别人,不能包容别人而胡乱发脾气,或者因此而对别人产生了十分不好的印象,都是不好的。

如果孩子确实遇到一些事情非要发脾气不可,不要立即在当场表现出这种愤怒,而是要先深呼吸几下,让自己激动的心情先冷静下来。

(2)千万不要跟别人对着干

当你的孩子遇到别人胡乱发脾气的时候,告诉孩子其实在这种时刻,最容易和别人搞好关系:你表现出宽容和大度,别人自然会认识自己的错误而对你比较信服。

(3)让孩子学会转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遇到某件不平的事,越想越气,告诉孩子不如丢开它,转而找些开心的事做做。如出去走走,看电视电影,听音乐,找本有趣的书刊读读。当然,这种办法是临时措施,不是根本之法,但却能立刻收到效果。

(4)冷静做两三次深呼吸

如果有人挑衅,很多人会激动不已或者血往上涌,但父母要告诉孩子,一定要控制自己不要发火,这时要对自己说:“现在我有点激动,好像有点儿惊慌失措,但我知道怎样控制自己。这一点有什么可争议的。不要把事情看得那么严重,这虽然让人气愤,但我有自信。放松、冷静地做两三次深呼吸,舒适地放松,我感到很平静。”

(5)父母要适当地制止孩子乱发脾气

在孩子一开始发脾气时,父母应想办法制止。如可以走开,不理睬他,或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里去,让他反省,切不可以严厉地高声训斥他,以免孩子反抗的情绪更强烈……孩子发作之后,要对其加以适当的惩罚,让他记住,下一次绝不可以再这样做。你可以让他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或站到角落里,让他道歉,保证以后不再这样做。如果这次是重犯错误,还可以给孩子小小的处罚,如不许玩玩具,不许看电视等等。

发脾气、耍赖是小孩子常有的行为,如果父母及早控制,这种行为很快就能纠正。所以,父母一定要关心孩子,一旦发现孩子乱发脾气,就不能纵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