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早自习后,初三一班的学生将校长室踩得震天响。
“校长,有报纸吗?”首先是胆大点的女生娟打头炮,敲开了校长室的门。
“做什么用呢?”
“上语文课用。”娟笑着,后面还跟着两位小个女生,随声附和着。
“有。”校长说着,身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去寻找过期的报纸。
校长所在的学校并不大,去年给办公室通了互联网,好多杂志及所需的信息,在网上都可以找到电子版。因此,网络开通以后,校长将各科室的报纸取消,只给校长、书记、副校长处各留一份。其余的归一到阅览室,供老师集中查看。
校长这里,常驻的报纸有两份,一份是《中国教师报》,另一份是《德育报》,两期报纸均为周刊,每周一份,合起来,每周可收到两份报纸。校长是个剪报迷,大多数看过的报纸,精彩部分都粘贴到了校长的学习笔记本上。校长办公桌靠南的区域,厚厚的一沓,那是校长的剪集归类区。平时有空儿,校长便用过期的杂志做底样,将这些剪裁下来的精华部分粘上去。这样做的好处大致是,一方面使过期的杂志又有了新的用处,不至于当垃圾被处理掉,二来可以用作粘贴底本。真是一举两得。校长烦恼了的时候,心情低落了的时候,需要材料的时候,便去那里散散步,晒晒阳光。眼前会偶尔一亮,思维新变,天地开阔,好大的一个世界埃校长看到这些,心里喜喜的,无荆今儿个孩子们要报纸,那些剪裁过的,都是用不成的,不是这儿少了角,就是那儿挖了眼儿,提起来一串串,全是废物。
“这些,不行,这些,还不行。”校长指着这些旧报纸,给孩子们说着,手不停地拨弄着。突然,校长眼前一亮,喜出声来。
“好,真是幸运。前年的甘报,还在这儿呢。”
校长翻弄着,快到报纸底部时,突然跳出一沓甘报来。校长抽出来。
“给,你们每人拿一沓,不要让大家抢,每人一张。”说话间,娟手脚麻利,首先接过校长递过去的报纸。后面的两位女生也将手伸了过来,挤在校在面前。
“校长,给我,给我。”
“啊,这么急,不急。都有的。”说着,另两沓报纸也到了他们手上。
三位孩子离开了校长办公室,门外一片热闹。听出来,是娟他们,欢快地、那么自豪地将校长给的报纸又分发给别的孩子们。
“别挤,别挤,一人一张,都有呢。”娟学着校长的样子,在门外吆喝着。
过了一两分钟,校长室又挤进一帮男生。
“校长,报纸还有吗?”
“啊,他们全拿完了。去,隔壁是书记,他那儿有《中国教育报》呢。”
书记也是个教育的痴情者,一张《中国教育报》,看了好几年,感情深着呢。校长年初分报纸时,校长说,你选哪个,书记说,《中国教育报》,我爱看。政策性强,又有案例。好啊,看到自己的搭档如此痴情教育,校长心里乐开了花。
俗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能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能在一起搭班子,更是一种缘分。校长至今去过三个单位,第一次,是刚毕业那阵子,校长是一毛头小伙子,担任学校的会计,便经常同校长打交道。那时校长姓董,倔脾气,很有个性,为人厚道,做事求原则。后来,乡镇要建市场,谋划着将学校的操场占用一块。校长坚持原则,你占了我地,学生娃儿活动就少了一块地盘,不行。乡长书记三番五次来都吃了闭门羹。后来,禀性正直的校长只好去了另一所小学任校长。其往事仍历历在目,如在眼前。第二所学校是W校,老校长康,年轻有为,事业心强,将学校十几年经营下来,名声大振。校园精神一点点滤了下来,响当当的一片。当然,校长呢,也是老校长康一手栽培起来的。校长后来任了副校长,书记,同老校长搭班子,一起同舟共济。那缘分,何止用千年修得来比喻?
而现在,校长又同新的书记搭班子,书记为人正直,勤学善思,将最权威的《中国教育报》放在案头,对政策的掌握,对教学走势的分析,将是学校发展的参谋和军师埃
校长回想着,外面的吵闹声渐渐平静下来,想必孩子们已从书记处挖走了所需的报纸,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想着前几天来借书上课的班主任华,想着今天喧闹着借报纸的孩子们,校长的心里可乐呵了。校长啊,天生就是一个爱书的命,见到有人来借书、报纸和杂志,当然是触到他心窝窝上了,他不高兴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