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永乐年间,有一人名叫万户。他出身于木匠世家,也曾经在大将军班背手下效力,专门供职于明代的兵器制造局。
万户做事勤勉,爱动脑筋,他对各种兵器制造技术都进行过深入的钻研,因此,他深得大将军班背的喜爱。后来,班背因为得罪了朝廷权贵被害身亡,他临死前,将一本关于风筝和火箭制造技术的书籍留给了万户。
万户将这本书熟读了好几遍,他根据这本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风筝和火箭。在制造风筝和火箭的过程中,万户萌发了一种试图利用风筝和火箭,进行一次飞天试验的念头。
万户设想,火箭可以产生推力,而风筝可以飘在空中,如果人坐在椅子上,手持风筝,椅子下面绑上火箭。那么点燃火箭以后,人就可以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飞上天空,就可以在天上肆意遨游了。
万户为了将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他进行了精心准备。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就开始了飞天试验。试飞的地点他选择在一座山顶上,那天来了不少人。
万户坐在一把椅子上,他让人把自己捆在椅子上,他双手各持着一个大风筝。当一切都准备妥当后,万户叫人点燃了座椅下捆绑着的当时推力最大的47支火箭。随着火箭的烈焰喷射,万户连人带椅离开山顶向前冲去。
万户在空中停留了一晌,正当人们惊愕之时,他座椅下的47支火箭硝烟未尽,再没有了推力,万户靠着手中的两个风筝继续在空间漂浮。
正这时,人们看见万户两手持着风筝,连人带椅一起冲进了山雾中,就此消失不见了。
一旁围观的人们都看见了,万户凭借着火箭的推力冲到了天空中,他又借助了风筝的浮力漂浮了一会儿。由于后来他神秘地消失了,人们便对万户的下落争吵不休,有人说他飞升做了神仙,也有人说他摔下了山崖。
至明清时期,风筝已经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了。那时候人们三五成群,常常在有风的天气去郊外放风筝。在明代,还有一种乌鸦形状的风筝,里面装满了火药。它可以飞上天,然后被投放在敌营中爆炸,被称为“神火飞鸦”。
这是风筝用于明代军事中的最好体现。明代还有利用风筝测量风速的记载。足可见风筝确实是我国古代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
在明代时就已经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专门艺人。后来到了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也达到鼎盛阶段。
在清代道光年间,清代著名诗人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其中描绘道:
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
还有清代著名文学家郑板桥也有一首关于风筝的诗,诗写道: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清代著名文学家和诗人舒铁云曾经写了一首长诗来歌咏风筝,诗写道:
杏花深巷春泥消,粥香饧白闻吹箫。东风袅袅二十四,已有少年相招邀。云皋烟隰春衫影,朝取长绳系韶景。
此时韶景安可知,低昂高下随群儿。
儿呼拍手欢无极,仰面看天齐着力。
昆鹏化去未可期,莺燕飞来似相识。
浮云浩浩风棱棱,太虚一点高一层。
……
风筝起源于我国,这点早已经为世人所公认。
但我国风筝的详细资料却不多,而专述我国风筝具体技艺的资料就更少了。其中,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便是其中一个,它详细记述了我国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
据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中说,清代风筝有40多种扎法。关于曹雪芹的这本风筝专著,还记载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据说清代时期,有一年大年三十,曹雪芹的一个老朋友于景廉突然来访。于景廉从军服役期间脚受了伤,人们称呼他为“于瘸子”。
于景廉平日里只能靠卖画为生。
两人见面叙谈家事,于景廉惨然地说道:“我家已经没什么余粮了,我倒没什么,只是我的一双儿女还年幼,总不能让他们饿肚子吧!”
曹雪芹听了朋友的话十分难过,而当时他自己也处在全家吃粥的困窘境地。
他们在交谈中,于景廉偶然说道:“某个有钱的公子在街上购买风筝,他一出手就是数十两银子,这些钱足够我家几年的开支了。”
说完于景廉慨叹不已。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曹雪芹正好会做风筝,他也许帮老朋友一把,于是他立刻为于景廉扎了好几个风筝,并让他带走去换钱了。
第二年除夕,于景廉冒着大雪再次来到曹雪芹家,这次他带来了很多酒肉蔬菜,并喜气洋洋地告诉曹雪芹说:“没想到,三五个风筝竟然卖了许多银两,真是太难得了,这得多亏老朋友你的帮助啊!”
曹雪芹心中也感到一阵说不出的欣慰,他进一步想到,天下那些鳏寡孤独和废疾的可怜人,倘若学到一点扎风筝的手艺,或者也能借此讨点生活。
于是曹雪芹便动笔撰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他通过这本书将他所掌握的风筝制作技巧传给了世人。
清代北京、天津和潍坊都是风筝的主要产地,这三个地方的风筝都很有名,被尊为传统的“风筝三大流派”。
清代佚名所著的《北平风筝谱》中收集了200余种北京风筝。在众多的北京风筝中,有一种性能最好,对全国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风筝,那就是外形像一个“大”字形的“沙燕儿”。这“沙燕儿”又称“扎雁儿”、“沙雁儿”等。
“沙燕儿”的头是燕子头的平面变形,它的眉梢上挑,两眼有神,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再加上那对剪刀尾巴,使人看上去就会想到燕子。它甚至比真燕子更加可爱。
清代的人们扎成了胖沙燕和雏燕,又按照亭亭玉立,苗条秀美的少女,扎成“瘦沙燕”,还有按照恩爱夫妻扎成“比翼燕”等。
人们在“沙燕儿”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蝠、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以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就这样,人们把一个原来是黑色的燕子,变成了生动活泼的燕子。
在清代北京风筝史中,“沙燕儿”就是经过了这样一个由拟形到拟神,再由拟神到拟人,又由拟人到超人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面,可以千变万化,容纳极其广阔丰富的内涵,但又万变不离其宗,使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沙燕儿而不是别的什么。
清代北京“沙燕儿”的结构简练,它只是由5根竹条组成主骨架。它的翅膀由上下两根竹条在端部弯曲而形成形状特殊的“膀兜”,这能使沙燕儿在风小时也能起飞,风大时也能稳住,它的飞行性能绝对优于其他类型的风筝。
清代康熙年间,由北京“沙燕儿”演变成的风筝品种很多,它的变种已经遍及了全国。如山东潍坊外号叫“跑破鞋”的硬翅鱼和人物风筝;天津的硬翅蝴蝶和“轱辘锅子”;南通的“五音蝼蛄”等。
在清代时,天津风筝的种类繁多,但都是以软翅的风筝为主。清代天津人运用软翅结构,不仅可以做成飞鸟或者昆虫的翅膀,还能做成神仙人物身边飘浮的祥云,以及金鱼身边游动的鳍,甚至还可以很多小的软翅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风筝。
例如清代天津风筝艺人们用很多蝴蝶围绕着花丛而组成风筝,取名叫做“百花齐放”,还有用很多鸟围绕着凤凰组成“百鸟朝凤”等,都是当时的杰作。
在放飞技巧上,清代天津风筝也有很多“绝活”,如在一根主线上,由很多支线连着10多只甚至几十只小燕子,它们放起来绕着主线上下飞舞,互相嬉戏,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被人们称为“群燕”。
同时,清代天津风筝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扣楔”、“拆折”和“盔头”。天津风筝的骨架很多地方是“楔”和“卯”结合,根本不用线绑。这种风筝的结构拆折很是精巧,一只很大的风筝都能拆开折起来,放进很小的盒子里,携带非常方便。
还有,天津人用棉纸在模子里粘成薄壳,然后做成各种风筝的头部,这样就可以不受扎架糊纸的局限。这种“风筝头”重量轻,外形又美,这便叫“盔头”。天津的鱼、虾、蟹等水族风筝和福、寿、喜等字形风筝也堪称一绝。
清代天津风筝的制作技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清代风筝古籍中可证实天津有串灯、盘鹰、唐僧取经和蝴蝶等10种风筝。清代晚期,天津还有一个著名的风筝艺人,他叫魏元泰,他对天津风筝制作技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魏元泰从事风筝制作有70多年,他先后研制了圆形立体类和软翅风筝,还创造了折翅风筝,他为天津风筝赢得了荣誉。
清代晚期以魏元泰为代表的天津风筝,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细。筝面大多用丝绸,轻而结实,骨架选用质地细密和弹性大的毛竹,显然用料十分考究。
清代天津风筝在继承传统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造型更加美观了,彩绘也更加精美了。将风筝放飞在晴空中令人赏心悦目,又可以放于室内以供观赏,所以风筝无疑是民间工艺的珍品。
在清代晚期,与天津风筝一起争奇斗艳的,还有山东潍坊的长串风筝。山东风筝历史也非常久远,其中以潍坊最为代表。潍坊是我国的“风筝之都”。
同时,潍坊也是我国的风筝之乡,这里制作风筝的历史悠久,属我国三大风筝派系之一,与京、津风筝齐名鼎立。
潍坊风筝题材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民间生活气息。在明清时期,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根据地方志《潍县志》中关于风筝的记载:
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
可见清代末期,潍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全国许多地方的商贾都来潍坊购买风筝,一时间风筝花样不断翻新,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风筝艺人。
潍坊风筝中以龙头蜈蚣最为突出。清代的潍坊风筝在继承传统技艺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最终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我国的风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明清时期的传统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以及寓意吉祥的图案。
风筝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同时,风筝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了。
我国明清时期的风筝中,几乎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比如“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和“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
所以,明清时期的风筝也因物喻义,将“情”、“景”、“物”与“吉祥”融为一体,因而风筝的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民族色彩。
如清代曾有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被人们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明清时期风筝上的吉祥图案内容非常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
在明清时期,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这些都反应到了风筝上。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的形象欠缺美感,但人们经过充分的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
所以,明清时期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儿”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可以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
其他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等,这五福的出处便是周代佚名所著的《洪范》,这“五福”是: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如果按这样的五福寓意,福之中已经包含了富和寿。而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其实,我国古代的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它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为能尽如人意而得名。
当然,与此有关的风筝中的吉祥图案也随处都是,比如“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和“平安如意”等。
还有,明清时期的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因而寄寓在风筝中,祝颂长寿的图案也有很多。
比如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有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传说吃了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
这些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风筝有300多种字形和图案,变化极为丰富。其实,风筝中还有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这些寓意着“多至上万”。
在明清时期北京“沙燕儿”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大多是回转的“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也有很多,比如“祥云鹤寿”和“八仙贺寿”等。
明清时期的人们还表达喜庆,这与人们追求美好、愉快和幸福的心情是分不开的。“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等。
而与喜庆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更多,比如“喜上眉梢”、“双喜登梅”、“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和“双喜福祥”等。
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和百喜等图案,比如“百鸟朝凤”等。当然还有传统的鸳鸯图案,它寓意着美满婚姻、夫妇和谐。
在我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龙、凤和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还有乌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明清时期龟背纹风筝也特别多见。
其中,特别需要强调关于龙的风筝,我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有着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和鹰的爪,它是一种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
明清时期以瑞禽仁兽及其他物象构成的风筝中的传统吉祥图案有很多,比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和“百鸟朝凤”等。
明清时期传统风筝中还有一个“龙头蜈蚣”长串风筝,这种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的壮观,非常受人喜爱。
在古代,风筝按其形状又可以分为六大类,也就是自由类、桶形风筝、立体风筝、板形风筝、龙形风筝、硬翅风筝、软翅风筝等。
自由类也就是跨种类的风筝,它的样式自由,大多采用新技术,如“鹊桥会”,就把串式、立体、板子等几种方法集于一体;还有“梁山一百单八将”和“百鸟朝凤”等,它们不仅能够迎风转动,还能敲锣打鼓、喷烟冒火,非常神奇。
桶形风筝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的风筝,像花灯、花瓶、火箭和酒瓶等风筝都属于此类风筝。
立体风筝跟桶形风筝差不多,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只是看上去要立体很多。
板形风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面形风筝。从结构和形状上看,它的升力片就是主体,并没有凸起的结构。这种风筝四边有竹条支撑。此类风筝最为多见,扎制起来也非常容易,而且飞升性能好,又适合表现多种题材,是古人最喜爱最常用的一种。
板子风筝,古代京津地区也叫“拍子风筝”,有八角菱形或者瓢虫形,这类风筝一般都拖着个长长的尾巴或穗子,这对风筝起飞有很大帮助。
硬翅风筝常见的有元宝翅和沙燕风筝,它们都属于此类。这种风筝的特点是,它们的翅膀是用上下两根横竹条做成的,两侧边缘高,中间凹,形成一个通风道。
这类风筝翅的端部向后倾,使风从两翅端部逸出,平着看像元宝形。如流行的米字、花篮、鸳鸯、喜鹊和鹦鹉风筝等。这种风筝的硬翅一般是固定的形式,而硬翅范围以外的造型与骨架结构,则随内容题材的不同而变化了。
软翅风筝也就是一般常见的禽鸟类风筝。古人把传统的上下分开的蝴蝶翅膀,改为活动的翅膀,然后用木架固定住,这样便于折叠,放飞效果十分的逼真。这类的翅膀一张一弛,极大地保证了风筝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