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音,人的第二种表情
有人曾经说过:“人的表情有二,一是表现在脸上的表情,二是表现在言谈中的表情。”的确,听一个人言谈,即可大致了解其心理状态。
在言谈中,有的人说话可能带有弦外之音,但是只要仔细捉摸,便不难看出其端倪,了解其真正的意图。
在说活过程之中,人的内心感受会直接影响声音,而另一方面,声音的节奏也是内心活动的一种表现。
《礼记》中谈到内心与声音的关系。《札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对于一种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外在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变化而变化,所以说“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
声音不但与气能结合,也和音乐相呼应,因为声音会随内心变化而变化,因此:
内心平静声音也就心平气和;
内心清顺畅达时,就会有清亮和畅的声音;
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就有言语偏激之声。
这样就可以从一个人的声音里判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有关这方面知识,《逸周书·视听篇》讲到的四点值得研究:
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内心诚信的人,说话声音清脆而且节奏分明,这是坦然的表现;
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内心宽宏柔和的人,说话语调温和如水,好比细水之流,舒缓有致。
(2)从打电话的声音来判断
我们平时与一个人交谈时,可以从他的声音判断出他的性格。那么,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电话里,我们又怎么通过声音断定他的性格呢?
外向型的人一开口说话声调就富于节奏感,给人一种爽朗而活泼的感觉。他能够礼貌周到地报上自己的姓名,虽然说话多少快了一些,但是能够很快地说明他打电话的用意。这一种外向型的人,都希望面谈的时间越快越好,至于见面的地点,他也会配合着对方的意思,很快做出决定。
内向型的人在开始的“喂……喂……”时,就叫人觉得声音低沉而混浊,好似在打探这边人的情绪似的。如你回答:“您有什么事情”时,他往往会一时为之语塞,然后再以缓慢的口吻开始打招呼。这种招呼打起来声音细小,很难听清楚。
“您有什么事情吗?”如果你加强语气问他时,他也不会立刻“言归正传”,他的“话头”特别冗长,非常懂得礼节,嘘寒问暖,很是周到。
此外,这种人说话的内容也很冗长,时常在反复,他常常很关心对方的事情,尽量使用一些恭敬的词句与之交谈,至于他自己的事情则暂时搁下来,因为一拖再拖,当然就会浪费很多时间。
有的人会在三更半夜打电话来。他们会说:“如果不确定一下,我根本就睡不着……”他们常常拘泥于细微的事情,以致整个头脑塞得满满的,却从不考虑时间以及对方是否方便,乱打电话。
另外,在电话中,内向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问话更为细致。
(3)掌握语速的快慢
在说话方式的特征中,首推速度。速度快的人,大都能言善辩;速度慢的人,则较为木讷。此均为每个人固有的特征,只不过依人的性格与气质而异。在心理学中,所要注意的,便是如何从与平时相异的言谈方式中了解对方心理。平日能言善辩的人,有时候忽然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相反的,平时木讷讲话不得要领的人,却突然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小心,必定发生了什么问题,应仔细观察,以防意外。
大体而言,当言谈速度比平常缓慢时,表示不满对方,或对对方怀有敌意;相反的,当言谈的速度比平常快速时,表示自己有短处或缺点,心里愧疚,言谈内容有虚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情形是因为,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不安或恐惧情绪时,言谈速度便会变快。凭借快速讲述不必要的多余事情,试图排解隐藏于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恐惧。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让他冷静反省自己,因此,所谈话题内容空洞,遇到敏感的人,便不难窥知其心理的不安状态。
柳传志就是一位分辨语速的高手。在联想企业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召开了一次董事会议,敏锐的柳传志发现他的下属在发言中,吞吞吐吐,全没有企业家应有的风度。他估计有军心涣散的趋势,他立刻宣布散会,接着便展开及时的调查,对症下药,弥补了企业的重大变故。
在现代的职场中,如果你是一位管理人员,对工作中发生这种语音上的反常行动,要引起密切的注意。
(4)多留心对方的音调
与说话速度一样可以呈现特征的,便是音调。
肖邦曾在一家杂志专栏中叙述道:“当一个人想反驳对方意见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高嗓门——提高音调。”的确如此,人总是希望借着提高音调来壮大声势,并试图压倒对方。
音调高的声音,是幼儿期的附属品,为任性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而言,年龄越高,音调会随之相应地降低。而且,随着一个人精神结构的逐渐成熟,便具备了抑制“任性”情绪的能力。但是,有些成人音调确实是相当高的。这种人的心理,便是倒回幼儿阶段了,因此,他自己无法抑制任性的表现。在此情况下,也绝对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
在有女性参加的座谈会上,如果有人的评述牵扯到某位女士,被批评的那位女士便会猛然地发出刺耳的叫声,并像开机关枪似的开始反驳,使得在座者出现哑口无言的场面,座谈的气氛已荡然无存。音调高的声音,被看作精神未成熟的象征。
言谈之中,还有所谓语调的抑扬顿挫,对一个人的外在表现非常重要,甚至有时也能决定人的沉福明成化年间,兵部左侍郎李震业已三年孝满,久盼能升至兵部尚书,恰好这时兵部尚书白圭被免职,机会难得。不料朝廷命令由李震的亲家、刑部尚书项忠接任。满怀希望的李震大为不满,对他的亲家埋怨说:“你在刑部已很好了,何必又钻到此处?”过了些天,李震脑后生了个疮,仍勉力朝参,同僚们戏语说:“脑后生疮因转项。”(意指项忠从刑部转官而来),李震回答说:“心中谋事不知疼。”他仍然汲汲于功名,不死其心。其实李震久不得升迁,原因是因为声音的变化而影响了皇帝对他的印象。在皇帝看来,忠臣往往能奏朝章朗朗而谈,而奸臣则声音低沉而险恶,李震的声音历来沙哑而不定,给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因为他素患喉疾,每逢奏事,声音低哑,为宪宗皇帝所恶。与李震一殿为臣的鸿胪寺卿施纯,声音洪亮,又工于辞令,在班行中甚是出众,宪宗对他很欣赏,因而升官的事自然与李震无缘。这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也说明了音调对人们印象的重大影响。
(5)仔细倾听对方的说话韵律
在言谈方式中,除了音感和音调之外,语言本身的韵律也是重要的因素。
充满自信的人,谈话的韵律为肯定语气;缺乏自信的人或性格软弱的人,讲话的韵律则慢慢吞吞。其中,也会有人在讲一半话之后说:“不要告诉别人……”而悄悄说话。此种情况多半是秘密谈论他人闲话或缺点,但是,内心却又希望传遍天下的情形。
话题冗长,须相当时间才能告一段落的情况,也说明谈论者心中必潜在着唯恐被打断话题的不安。唯有这种人,才会以盛气凌人的方式谈个不休。至于希望尽快结束话题交谈的人,也有害怕受到反驳的心理,所以试图给予对方没有结果的错觉。
另外,经常滔滔不绝谈个不休的人,一方面目中无人,另一方面好表现自己,并且,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性格外向。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在控制言谈的韵律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种细节性的处理方式,使自己赢得了社会或下属的认可与尊重。
说话比较缓慢的人,大都是性格沉稳之人,他处事做人是通常所说的慢性子。从言谈的韵律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五代时,冯道与和凝同在中书省任职,冯道说话做事都很缓慢,而他的同事和凝则是个性急的人,办事果断,做人颇为自信。由于性格上的差异,两人经常为一些小事而意见不合。有一天,和凝看到冯道买了一双新鞋,认为款式不错,他很想买一双穿,就问冯道:“先生这双鞋卖多少钱?”冯道慢慢地举起右脚缓缓地对和凝说:“这900元。”和凝素来性情急躁气量又小,听到这里,便对手下人大发脾气,“你怎么告诉我这种鞋子要用1800元?”正想继续责骂,这时,冯道又慢慢地抬起左脚说:“这只也900元。”和凝怒气才稍解。
看人心经
一般说来,在言谈中足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态度、感情和意见。固然,言谈的内容是表现的因素,但言谈的速度、语调、抑扬顿挫,以及润饰等,也足以影响谈话内容的效果。我们往往在无意中,会经由这些因素,表现出所谓的言外之意,而听者也会设法从这些因素来试图了解对方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