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瞬间看透对方全集
11295100000167

第167章 警惕身边的小人

(1)识破小人的谎言

通常情况下,说谎之人不仅仅只体现在语言上,而且还会辅之动作。通常的假动作有:

①掩嘴:用拇指触在面颊上,将手遮住嘴的部位称作掩嘴,这是一种明显未成熟、还带孩子气的动作。也许说谎者大脑潜意识使自己不想说那些骗人的话,而导致了掩嘴这一动作。也有人假装咳嗽来掩饰其捂嘴的动作,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有时,这种掩嘴的动作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形式:用指尖轻轻触摸一下嘴唇;将手握成拳状,将嘴遮住。

②触摸鼻子:当一个人说谎后,时常会有一种不好的想法进入大脑,于是会下意识地指示手去遮捂嘴。但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又害怕别人看出他们在说谎。因此,只是很快地在鼻子上摸一下,马上把手放下来。当一个人不是在说谎时,那么,他触摸鼻子时,一般会用手在鼻子上摩擦一会儿,或搔抓一下,而不是只轻轻触一下。

③摩擦眼睛:人们在说谎时,往往会去摩擦眼睛以避免与人的目光接触。男人摩擦眼睛通常较用力。如果是说大谎时,他常常转移视线,如用眼睛看着地板。女人摩擦眼睛时一般都是在眼的下方轻轻地揉。这样做一是为了避免动作粗鲁,二是怕弄坏了自己化的妆。为了避开对方注视,她们常常眼看天花板。

④拉衣领:专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说谎时,往往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因而就必须用手来揉或搔抓。说谎的人感到对方怀疑自己时,脖子似乎都会冒汗,这时他们会有意识地扯一下衣领。

⑤搓耳朵:搓耳的说谎者还会用手拉耳垂或将整个耳朵朝前弯曲在耳孔上。这种手势常暗示着听者没有听出谎言。搓耳朵的变化形式还包括拉耳朵,这种手势是小孩子双手掩耳动作在成人动作中的一种重现。

⑥挠脖子:说谎者讲话时常用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挠耳垂下方部位。有趣的是这种手势通常要挠上五次左右。

说谎者除了以上几种表现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现,如:

平时沉默寡言,突然变得口若悬河;不自觉地流露出惊恐的神态,但仍故作镇定;言词模棱两可,音调较高,似是而非;答非所问,或夸大其词;故意闪烁其词,口误较多;对别人所怀疑的问题,过多地一味辩解,并装出很诚实的样子;精神恍惚不定,座位距你较远,目光与你接触较少,强作笑脸;对于你的讲话,点头同意的次数较少,如此等等。

在工作生活中,能够辨认对方的假动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掌握这一技巧,可有效助你识破对方的谎言。

那么,怎样才能辨别人才之真伪呢?识人固难,但识别人才的真伪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①是要不露声色地旁观

俗话说的“旁观者清”,这句话有两层的含义:其一是说识人者须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可以平心静气,比较客观,比较准确,能超脱地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被观察者只有在缺少戒备心理,不以取悦的心态进行“乔装打扮”时,呈现出来的才是比较淳朴的“真容”。

②是要面对面地直观

旁观法识人主要是在旁观,而面对面地直察却要做正面接触,通过直接“交锋”而获取对一个人的认识。

如果知人识人只停留在人的表面上,一些本质的东西也就无法准确把握。

隋朝的杨广,知道父皇母后不喜欢太子杨勇,便设法矫饰,只纳姬妾几人,与肖妃住在一起,注食均很朴素。一次,其父杨坚到杨广住处,看见乐器弓弦大多断了,又都蒙着尘埃,如同久未用过一般,就以为他不好声色,大为称“善”。于是父皇母后愈加称赞杨广德行。杨广则处处表现其仁孝:有一次观猎遇雨,侍从给他拿来油衣,他说:“士卒皆沾湿,我哪能独穿此衣!”令拿去。每次来朝,车马侍从,都很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其声名日隆,超过诸王。临回扬州时,入内辞母,故作留恋,洒泪依依。杨广知其母意已属他后,便开始构设夺嗣之计。由于杨广善于矫装,上下都称为仁孝,夺嗣之计终于得逞。但是即位不久,却因其残忍、骄奢、淫乐而亡国。他正是以洁身达到淫荡的目的,以虚直掩盖其奸佞之行为。

(2)看破小人的欺人之术

欺人之术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沉默。沉默能够使别人无法得到探悉秘密的机会。第二种是消极地掩饰。这就是说,只暴露事情中真实的某一方面,目的却是掩盖真相中更重要的那些部分。第三种是积极地掩饰。即故意设置假象,掩盖真相。经验表明,善于沉默者,常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因为沉默者肯定有机会听到最多的坦诚,因为没有哪个人会愿意对一个长舌人披露内心隐秘的。

生活中,善于沉默的人,常显得有尊严。所以说,善于沉默是一种修养。我们可以发现,那些饶舌者往往是属于空虚的人。他们不但议论知道的事情,而且还议论他们所不了解的事情。还应当注意,在观察人的时候,最微妙的莫过于注视对方的嘴部线条,表情是内心的显露,其引人注意的程度和取得信任的力量甚至超过语言。

装假在生活中有时是必要的。尤其在一个人对某事知情,却又不得不保持沉默的时候。因为对一个可能了解内情者,关心的人一定会提出各种问题,设法诱使他开口。许多人之所以说假话,有时正是为了保持必要的沉默,而不得不穿上的一件罩衣。

经常做伪者绝不是高明的人而是邪恶的人。一个人起初也许只是为了掩饰事情的某一点而做一点伪,但后来他就不得不做更多的伪装,以便掩盖与那一点相关联的一切。做伪的需要来自以下几点:第一是为了迷惑对手;第二是为了给自己准备退路;第三是以谎言为诱饵,探悉对手的意图。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说一个假的意向,以便了解一个真情。

但做伪有三种害处。第一,说谎者永远是虚弱的,因为他不得不随时提防被揭露。第二,说谎使人失去合作者。第三,这也是最根本的害处:说谎将使人失去人格——毁掉人们对自己的信任。

因此,比较明智的做法,就是努力保持正直诚实的名誉,培养善于保持沉默的作风,又掌握掩饰真情的适当分寸。

(3)识破所谓的“白马王子”

年仅28岁的公司白领晓莉在网上认识了一位所谓的“白马王子”,深陷情网。为讨好心上人,痴情的晓莉毫不犹豫地挪用了公司资金近46万元。经丰台检察院提起公诉,丰台法院以挪用资金罪一审判处晓莉有期徒刑六年,晓莉当庭没有提出上诉。直到落入法网,晓莉才知道心上人原来只是一个无业游民,与自己交往就是为了钱。

2002年,老板把北京的业务全权委托给了晓莉,公司的货款也全部由她经手。2002年9月28日,她在网站聊天室里认识了一个自称是“广州小唐”的网友,同是广东老乡,晓莉备感亲切。两人从网上甜言蜜语,很快发展为电话诉衷肠。2002年10月份,张强乘飞机到北京专程来看晓莉,给了晓莉一个大大的惊喜。当天,张强就住进了晓莉家里。

过了两天恩爱的日子,张强称广东有事要打理,便回广州了。回味着幸福的滋味,晓莉一直不能自拔,她又主动汇了1500元给张强。没过几天,张强打电话说他要学车,向晓莉要了3000元,没过几天,又说他母亲病了向晓莉借15000元。晓莉都答应了,并为此挪用公司结回的现金货款。

10月底,张强再次来到北京,晓莉喜出望外,陪他尽情地游玩、娱乐。这一切当然都是晓莉用公司的钱买单,两人的感情也进一步升温。张强临走时,与晓莉依依惜别,但也没忘了告诉她,自己要跟一个朋友合伙开一家建材公司,需要资金,让她帮着从公司账上划些贷款给自己用。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晓莉,一点都没有多想,当时就同意了。

沉浸在温柔乡里的晓莉没有想到,她的美梦已到了尽头。2003年1月21日,晓莉的老板回京办事,发现了公司财务中的漏洞,马上向公安机关报了案,警方抓捕了晓莉。后在广东警厅的配合下,很快将公款使用人张强抓获。据张强供述,他今年28岁,无业,终日在街头游荡,沉迷于赌博,并欠下大笔赌债,被债主逼得无处躲藏。正当一筹莫展之际,他在网上认识了晓莉,没想到这个女人对自己一见倾心,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看人心经

小人们经常会不择手段地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所以,认清这类人的真面目,是最关键的一步,另外,如果你对某人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千万不要把陌生人当成贴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