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瞬间看透对方全集
11295100000166

第166章 不同人不同待

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到吕梁观看瀑布,看见一位老人走进涛涛的水流。孔子以为他一定是遭遇了没顶的苦难,准备轻生,就急忙派学生过去救他。谁知,不一会儿,那老人自己从对面的水流中走了出来,还边走边大声唱着歌。孔子很奇怪,就上前讨教,老人说:“我只是顺着漩涡进去,又顺着漩涡出来。让自己顺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顺应我,这就是我对付它的办法。”

所谓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必须及时改变自己,适应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对象面前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甚至要在对方的风格发生变化后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你不想遭遇失败,就必须学会根据瞬息万变的状况做出相应的反应。

有位推销员,连续拜访了三次,客户始终不冷不热。他不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于是很诚恳地向客户的女儿请教,希望知道一些关于她母亲的消息。

“我母亲对您很有意见。”客户的女儿实话实说,“几天前我回家,母亲就向我抱怨说您一点也不尊重她。”这令那位业务员大吃一惊。

客户的女儿接着说:“她说您总是说话太快,一点也不照顾她。”随后她说自己母亲耳背得很厉害。

这让他恍然大悟,怪不得在自己说话时,老太太的反应总是较为迟缓,而她的自尊心又使她不愿意把这一事实告诉别人。

于是他再次登门,访问了这位客户。这次他放慢了语速,提高了声调。这种情况在别的顾客看来很难接受,但对这位年迈的老太太却正合适。

另一位推销员库尔曼刚开始推销时,遇见了一家工厂的老板,名叫罗斯。这个罗斯工作繁忙,很多推销员在他面前都无功而返,而库尔曼却成功地让这个大忙人接受了自己的保险。他是这样推销的。“您好,我叫库尔曼,是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又是一个推销员,你是今天第十个推销员,我有很多事要做,没时间听你说,别烦我了,我没时间。”“请允许我做一个自我介绍,10分钟就够了。”“我根本没有时间。”

这时,库尔曼低下头用了整整一分钟的时间去看放在地板上的产品,然后,他问罗斯:“您做这一行多长时间了?”“哦,22年了。”库尔曼问:“您是怎么开始干这一行的?”这句话立刻在罗斯身上发挥了效用,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来,从自己的早年不幸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一口气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罗斯热情邀请库尔曼参观自己的工厂,那一次见面,库尔曼没有卖出保险,但却和罗斯成了朋友,接下来的三年里,罗斯从库尔曼那里买走了4份保险。但接下来这名推销人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一踏进客户的办公室,他就为自己的正确来访感到高兴。他发现客户使用的电话系统已经很多年,而自己推销的新型电话系统正好可以满足他的需要。

可是初步接触之后,他马上感到问题有些困难。客户对旧的电话系统相当满意,没有更换的打算。但是他没有灰心,因为自己过去的很多顾客在看过他做的演示后,都改变的原来的想法。

“先生,我想我可以为您做一下演示。”说着他很自然地拿出自己的产品,走到电源旁边。就在要接通电源时,他听到了客户的强烈反对:“马上停止演示!”

接着客户说出了他反对的原因:他担心这样做可能造成短路,甚至引起火灾!虽然这名推销人员极力辩解,表明自己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最终还是被请出了客户办公室。

有一则寓言,说蝎子向变色龙讨教,怎样才能不断变色?变色龙骄傲地说:“我的眼珠可转动三百六十度,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眼观八方,变色易如反掌!”

看人心经

在与人交往时,如果对方有点沮丧,你也会分担这种情绪。想想看,这样的做法一点都不过分。如果你对面坐着的人面露悲伤,你没有安慰一下,反而兴致勃勃地试图跟他谈论别的事情。这样不懂得察言观色,岂不是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