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厚道全集
11289500000050

第50章 好高骛远不足取

平和是待人处世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宽容是平和的外观。平和之人,厚德载物,温雅容人,推功揽过,能屈能伸。“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适宜。

冷静是平和的内涵。平和,即平静而淡泊。生活在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质利益竞相角逐,精彩纷呈,面对这些利益的频频秋波,能做到坐怀不乱,平静而淡泊确非易事。然而,只有清醒、理智地直面物欲的挑战,把握住自己,控制住自己,才能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只有从容、镇定地迎接物欲攻击,直视引诱,坚强自己,锤炼自己,才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平和的人,眼界极高,表面平凡,实则内聚,心中有坚石般的意志,胸中有经世济邦的策略。其心就如青天白日,其才好似玉韫珠藏。平和的人,热情而不做作,忠诚而不虚伪。施恩于人出于真诚,而不是利用别人来沽名钓誉,信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光明磊落,直心做人。

平和并非不思进取;平和并非清心寡欲;平和是人的一种境界,一种人经过锤炼与荡涤之后的高境界。这种境界是建筑在人的精神意志经过千锤百炼之后,使高风亮节常驻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境界也是建筑在人的心灵世界经过一次次荡涤洗礼之后,使道德情操永在的基础之上的。追求平和虽非易事,然只要坚定信念、痛下决心、千锤百炼,则必能成功。追求平淡,道德修养必不可少,道德修养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平淡,克服浮躁心理、攀比心理,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物质世界的点点滴滴,则必能襟怀坦白,心志高远。

古语曰:“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平和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平和的人,从不被忙碌所萦绕,闲时吃紧,忙里悠闲。待人不严,教人勿高,宽严得宜,分寸得体,身心自在,能享受生活之乐趣。

平和的人生,是和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

古代有个人叫养由基,射术精湛,有百步穿杨的本领,有一个人十分仰慕养由基的本领,决心要拜他为师。经过三番五次的请求,养由基终于答应了。养由基开始的时候交给他一根很细的针,要他放在离眼睛几尺远的地方,整天盯着看。看了两三天,这个学生有点耐不住性子,问养由基:“我是来学射箭的,老师为什么却要我干这莫名其妙的事啊?”养由基说:“这就是在学射术,你连续看吧。”又过了几天,他便有些烦了。养由基又教他练臂力的方法,让他一天到晚在掌上平放一块石头,伸直手臂。这样做十分辛苦,过了没几天,便又半途而废了。这个人最终也没能学到射术,空走了很多的地方。这个徒弟若能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或许会学有所成,但因为好高骛远,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许多人在疲惫不堪或心情沮丧的时候,会对自己日常的工作感到迷惑:“究竟我做的这一切工作有什么用处?”在这样的时刻,最为恰当的解答就是:“我要继续目前的工作,因为这工作关乎我的生存。”

胸怀凌云壮志的青年人,假使他能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那么他就能向前迈进。因为那时候不必他自己去要求,自然会有更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要他去负责完成。

世界看来似乎太大,也太复杂。但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伟大的理想,往往就从我们正在做的小事中萌芽。

成就绝非一夕之功。你不会一步登天,但你可以逐渐达到目标,一步又一步,一天又一天。别以为自己的步伐太小,无足轻重,重要的是每一步都踏得稳,这才是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不论做什么事情,好高骛远是最不足取的,只有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才能够慢慢地向心中最崇高、最神圣的目标迈进。

好高骛远,是指那种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或过远目标的心态。好高骛远者往往把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落空而归。一个人能力有大小,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去确定目标,展开行动。否则的话,不考虑可行性,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果,或者浅尝辄止。

好高骛远的人未必就是不学无术的庸才,他们中有许多人自身有着不错的条件,若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是可以成功的。但如果一味好高骛远,则只会让成功的机会悄然而逝。脚踏实地,注重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成功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