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厚道全集
11289500000047

第47章 谦逊是因为自知

一个谦逊的人因为有自知之明,他懂得在广阔世间,在复杂的社会里,他的能力和头脑实在太简单、太渺小了,他不可能解决人世间的一切问题,他只能尽其所能,勤勤恳恳地去干他分内的工作,尽他的聪明才智,勇敢地去研究他能解决的问题。偶有所得,偶有成就,他绝不夸张,因为他知道他的所得和成就,和过去别人的所得、成就相比,是微乎其微、毫不足道的。这样谦逊的人,才是人类中最高尚、最可钦佩的人。

然而,真正的谦逊是很难得的,因而它就成了一种宝贵的东西,于是就有许多假的来冒充,从而使人世间发生了许多不幸和烦恼。这种假冒的东西是什么呢?

就是大家所不喜欢的虚伪!

现在,我们从心理学上来研究、探索这种虚伪的发生和结果。古代罗马人就已经知道:“谁会爱一个常为痛苦所困的人呢!”他们实在是最早的无意识的心理学家,他们抨击这些常为痛苦所困的人,希望这些人在世问绝迹。然而他们失败了,这些人不但没有因为他们的抨击而绝迹,这种势力如今却越来越大了。

当然,所谓“常为痛苦所困”的人,自然不能与早年的基督教殉难者相比。就像科学界的牺牲者,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方使人类得到幸福、免除灾难。

这些牺牲者不知要比那些安坐家里、终日苦闷的人好多少倍,因为庸人的痛苦和烦闷,对人类,对社会,不但没有贡献,而且还会产生危害。庸人的谦逊,是虚假的谦逊。

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讲过谦逊的荣耀给他的学生听。他竭力抨击人类的装腔作势:用假的优越来弥补他们的缺点,用虚伪的自尊来掩饰他们的卑劣。所以他对穿漂亮衣服在穷人面前摆阔的学生,会大加叱责其行为的荒谬;反之,如果当一个尽管富有,而且在心里也以富有为荣的人,在穷人面前装出一副穷酸相来的时候,他也要叱责他的虚伪。

虚伪的谦逊,其卑鄙比自夸更加厉害,因为自夸是自私自利者的公开承认,其他人可以就此采取某些防范措施,而虚伪的谦逊者,连他自己也认为是一种优秀品德哩!

虚伪的谦逊,可以引到自动的殉难上去,然而这种自动殉难,心理精神病专家告诉我们,和性变态一样——性变态者是以被异性奴役、虐待或伤害为快乐的。这样的人,当没有痛苦加到他身上的时候,他会自己虐待自己,自己责罚自己。

在儿童时代,如果你和别人犯了相同的严重错误,因此,你感觉惭愧,抑郁寡欢。当另一个人长大后,谈了恋爱,结了婚,已经把儿童时代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你却还不能忘记过去,还念念不忘那个错误,而且因为过度自责,你也不敢走向社会,你以为你不配和人类交往。如果有人来拜访你,希望你在慈善事业上帮一点小忙,你也不肯,摇双手拒绝,因为你自以为这种高尚的事业,你不配参加,无论别人如何恳请,也不能感动你的心,改变你的决定。

于是,我们就可以明白:你的谦逊实际上是虚伪的,不过是拒绝与社会合作的一种掩饰罢了。你本来可以帮助慈善事业,为社会做一点好事,可是你却情愿在谦逊中过寂寞的生活,因为你想避免你不体面的身体出面,你要避免你污辱了那项纯洁的事业,这样,你就心安理得,自以为很高尚了。然而,你的谦逊,不过是表现出你的虚荣、自私、不合作、优越的心理罢了,对社会,对人类,毫无好处。

世上没有一个人,谦逊到甚至不能帮助他人的程度。如果有,便是虚伪的谦逊。虚伪的谦逊,是一种恶习,绝不是一种优秀品德。这种人借此可以逃避一切义务和责任,拒绝一切合作和事业。因为真正的谦逊,是从他的力量和成就中表现出来的。

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懂得宽容别人,自己的性情也就有了转折的余地,从而在生活的各种境况里,无论遭遇什么样的人和事,都不至于怒发冲冠、牢骚满腹、委屈痛苦、郁气中滞。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亦然。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不是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