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厚道全集
11289500000033

第33章 不与人争不是窝囊

年轻人年轻气盛,好与人争,讲忍让是不是没本事?是不是窝囊?其实不然。不纠缠个人荣辱得失,胸襟博大和情操高尚,这正是有学识、有修养的表现,正是一个人成熟持重的外露。

先贤们在个人恩怨上,以大局为重,以隐忍为高,受到后世的敬仰和称颂。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提倡克己忍让。人与人之间相处,由于经验、阅历等情况的不同,出现分歧和意见,产生矛盾和误解,不足为怪。只要不是根本的原则问题,我们都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同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面对矛盾,只有先从自己着手,隐忍做人,才能使这种和谐和融洽变得更加持久。

隐忍做人,是为自己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妙方,是为人处世的一项基本的原则。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醒自己“隐忍做人”。唐朝诗人张公的《百忍歌》堪称修身养性的宝鉴: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变永。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

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

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陈买灭了国,只为色不忍。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忍。

隐忍不仅仅是那些有修养的人特有的品质,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隐忍都有着它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人生道路既有顺境,也有逆境,而且逆境往往多于顺境。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积累自己的才智,战胜逆境呢?世界丰富多采,气象万千,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也不尽相同,人生道路多有坎坷,因此没有谁能一生中都是一帆风顺。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此,要想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立足,必须学会而且必须要善于隐忍做人。

中国有句俗语说:“大丈夫能屈能伸。”讲的便是韩信胯下受辱的故事。韩信是淮阴人,家里贫穷,没有事干,肉铺里有个人欺侮韩信说:“虽然你长得高高大大的,还老喜欢带着把剑,但是其实只是个胆小鬼罢了。”并且当众羞辱韩信说:“你如果不怕死,就刺我一剑;如果怕死,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韩信看看这个无赖,仔细想了一下,便俯身从那个人的胯下钻了过去。全街的人都笑韩信怯懦。

后来,有人向刘邦说起韩信,开始时刘邦对他并没有很好的印象,因而也就没有重用他,韩信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就偷偷地逃跑了。萧何亲自把他追回来,并对刘邦说:“韩信是无双的勇士,你要争得天下,非要韩信的帮助不可。选一个日子,要斋戒、设立坛位、完备礼教才行。”刘邦答应了他,拜韩信为大将军。

试想,假如当时韩信不知隐忍,逞一时之勇而与对方打斗,哪还有后日的那位常胜将军?正是韩信的巨大忍耐力使其功成名就。如果小事不能忍让,那么就会影响大事,甚至使你全盘皆输。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善于隐忍做人的人,他最终也没有白忍,终于大仇得报,这个人就是越王勾践。吴越两国本为邻邦,吴国趁越国国王允常新逝之际,发兵攻越,结果大败而归,国王阖闾受伤而亡,这样两国就结下了仇怨。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为了替父报仇,夫差丝毫不敢懈怠,经过两年的准备,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倾国内全部精兵,经太湖杀向越国而来,越国一战即败,勾践走投无路,只好通过伯嚭的门路与吴王达成了议和。

两国议和的条件是,勾践和他的妻子到吴国做奴仆,随行的还有大夫范蠡。吴王夫差让勾践夫妇到自己的父亲阖闾的坟旁为自己养马。那是一座破烂的石屋,勾践夫妇和大夫范蠡一直在这里生活了3年。夫差出门坐车时勾践还得在前面为他拉马。每当从人群中走过的时候,就会有人冷嘲热讽:“看,那个牵马的就是越国国王!”

勾践忍辱偷生,只是为了等待机会回国,以图复兴之计,一雪前耻。这一日,吴王病了,勾践为表忠心,去探视吴王,正赶上吴王大便,待吴王出恭后,勾践尝了尝吴王的粪便,便恭喜吴王,说他的病不久将会痊愈。这件事在吴王放留勾践的态度上起了决定性作用。吴王的病后来碰巧真的好了,勾践通过这件事彻底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吴王见勾践真的顺从,就把他放了。

勾践所表现出来的隐忍的确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他如果不在养马、拉车、尝粪这些小事上忍耐的话,又怎么能够使吴王彻底放松警惕,放其回国呢?勾践的隐忍做人之道的确值得后人敬佩和慨叹。

孔子早就告诫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只要在遇事时,多一点忍让,少一点争执;多一点自制,少一点冲动,那么就能成就不小的事业。隐忍就是安隐忍让。隐忍,对我们中国人而言,有着深刻的含义,对安身立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