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厚道全集
11289500000162

第162章 先把小事做好才能成大事

看似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却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很多人总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财源滚滚而来,潇洒地成就一番大业。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难以梦想成真。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这些人心太急切了,小事不想做,总想做大事,看不到小溪汇集在一起才能积聚成大海。

日本明治时代有名的船舶大王河村瑞贤,年轻时无所事事,在家赋闲无聊。后来生活日见拮据,他想:“我不能这样贫穷下去,应该干一番事业来。”于是他拿出少许钱给乞丐,叫他们到处去拾人家丢掉的生菜,然后卖给贫穷的劳工们。当他开始做这项生意时,不少人讥笑他,讽刺他,甚至有的朋友拒绝与他来往。而河村根本不在乎这些,他拼命地干起来,他认定这些“小钱”是他事业的全部基矗没过几年,河村又投资船舶业,成了著名的船舶大王。

河村瑞贤正是有一种细致、认真,不耻于从小事做起,不耻于赚“小钱”的做法,使他们日后财源滚滚。如果我们抓住身边的小钱,不让赚钱的机会从身边溜走,莫以利小而不为之,由小钱到大钱,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拥有大钱的。

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感慨:“我很想做成一件大事,让父母和老师对我刮目相看。可是我的运气不好,一直也没有碰上重大的事情,使我的才能得不到发挥。”这使我们想起古人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数成功者的经历证明:能做大事的人常常是那些不厌烦小事的人。

许多日本人都知道广东人徐子安的“安记”粥店。徐子安原本是个船员,25岁的时候离开了家乡广东,来到日本。刚到日本的时候,他也曾经雄心勃勃,想做一番大事业。他把目光盯在日本著名的大老板们身上,羡慕人家的机遇好,他祈祷自己也能找到几件大事来做。可是,等待、寻觅了一段时间后,他认识到要做大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许多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于是,他决定从小事做起。

他发现日本横滨的唐人街上住的多是华侨,就在那里开了一家小小的粥店。卖粥能赚几个钱?人们都笑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可是,徐子安却干得很起劲,他熬粥很有自己的方法,他先用猪骨头、鸡骨头炖汤,再把汤过滤好备用。前一天晚上,他就把米洗好淘好,泡在水中,第二天天还没亮,大约4点多钟他就起来熬粥。为了把粥熬好,需要用文火,并且长时间守在炉火边,直到粥变成了泥糊状才行。华侨们都特别喜欢徐子安的粥,每天早上8点钟,徐子安的小粥店门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苦心经营了3年后,徐子安积攒了一些资金,他把店面扩大了,还在三岛设立了分店。

李嘉诚是赫赫有名的房地产巨头,但他的成功也是从做小事开始的。1950年,他决心学做生意,他用自己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开设了一家专门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的小塑料厂。刚开始,大家也嘲笑他,说他没出息。的确,那家小厂根本没有使李嘉诚赚到钱,惨淡经营了几年,李嘉诚也就赚了吆喝声。但是,李嘉诚对这样的“小事”始终孜孜不倦,做起来极为认真,通过锻炼,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50年代后期,李嘉诚终于抓住了机遇,取得非凡的成功。

还有印尼的林绍良,被人们称为“亚洲的洛克菲勒”,可他的发达却是从不起眼的小生意——经营杂食店做起的。同样,松下电器是从一个小电器修理铺发展起来的,本田企业是从一个小修理厂成长壮大的。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这些都告诉人们,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要厌烦小事,任何大事业都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大老板的事业也不是天生规模就大。

当然,这里的小事并不是指那些无关紧要、细枝末节的芝麻小事,而是指那些为了达到成功必须做的具体事,它和不分轻重缓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两回事。

美国商人斯太菲克在这方面处理得很好。他本是一个退役军人,在医院疗养期间,他读了《思考和致富》一书,深受启发,他很想实践一下书中所说的话,通过自己的思考变成一个有钱人。

躺在医院的床上,他苦思冥想,一连想了许多主意:创办一个信息中心、开办一所疗养院、与别人合伙搞一个广告公司、建立一个电视台……他为自己的种种想法兴奋不已。可是,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发现要做的事情虽然都是能引起轰动效应的大事,但尽快实现的可能性极小,自己连起码的资金都不具备。辗转反侧,他认识到自己还是应该先从小事着手,等到把资金筹够了再做大生意也不迟。

一天,护士给他送来了洗好的衣服。衣服是送到洗衣店里去洗的,洗衣店洗好熨烫好以后由护士帮助领回来。看到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斯太菲克的眼睛一亮,原来,洗衣店总是把烫好的衣服折叠在一块硬纸板上,以保持衬衣的硬度,避免打皱。正是这块纸板使斯太菲克点燃了智慧的火花,他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

他给洗衣店写了信,得悉这种衬衣纸板每千张的价格需要4美元。他想以每千张1美元的价格出售纸板,但要在每张纸板上刊登广告。登广告的人所付的费用归他所有。这件事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谁会在意每千张纸板才1美元的生意呢?斯太菲克的朋友甚至讽刺他说:“如果你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就认输吧,站在马路上说不定一天也不止捡到1美元!”可斯太菲克却不这样看,他知道自己还有更大的目标,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目标都必须从小事做起。

从疗养院出来后,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行动中,把想象的事情变成现实。

过了一段时间,斯太菲克的客户越来越多,他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时,他决定把生意做得再大一些。他发现衬衣上的纸板一旦被撤除后,就不会为洗衣的顾客所保留。怎样才能使顾客保留登有广告的纸板呢?他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在衬衣纸板的一面仍然印广告,另一面印上有趣的儿童游戏或主妇菜谱、字谜、谚语、小常识等。这一招果然很奏效,许多家庭主妇不等衣服穿脏就又送到洗衣店去洗。洗衣店也很高兴,愿意定购斯太菲克的纸板。

为了扩大业务,斯太菲克又想出了一个高招:把出售衬衣纸板的收入全部捐给美国洗染学会,洗染学会给他的回报是建议每个成员店及同行业的工会只购买斯太菲克的衬衣纸板。这样,斯太菲克几乎垄断了市场,他的曾经被别人瞧不起的小生意,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变成了大生意,他也一跃成为美国有名的富商。

无疑,斯太菲克的成功和他肯做小事的耐心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他的奋斗经历中可以看出,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围绕着他的大目标进行的,而正是这些小事成就了他的事业。

在现在这个竞争的时代,想一下子功成名就已变得不现实。大事业往往都是由做成一件件小事而成就的,所以不要对小事不屑一顾,应该踏踏实实在从小事做起。在很多时候,正是这小事成就了很多人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