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厚道全集
11289500000152

第152章 以宽广的胸襟对待眼睛里的沙子

人们通常都容不得别人冒犯自己,背叛自己,正所谓“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但是,要想成大事,眼睛里就必须能揉进沙子,这就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和不凡的度量。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骄奢淫逸,民不聊生,各路豪杰和农民起义军纷纷兴起,与王莽政权抗争。结果,王莽政权被推翻了。然而在王莽政权倾覆之后,各路豪杰为争皇位,又打得不可开交,其中就有一支由刘秀领导的队伍。刘秀用大司马的名义,召集人马,又招募了4000精兵。他的部将任光向天下宣告说:“王郎冒充刘氏宗室,诱惑人民,大逆不道。大司马刘公从东方调百万大军前来征伐。一切军民,归顺了,既往不咎;抗拒的,绝不宽恕!”任光还派骑兵把这个通告分发到巨鹿和附近各地。老百姓看到了通告,纷纷议论,把消息越传越远。王郎手下的兵将听到后,都害怕起来,好像大祸临头似的。

刘秀亲自率领4000精兵,打下了邻近好几座县城,势力渐渐大起来。没过多少日子,又有不少地方首领,看到通告,率兵投靠刘秀,于是刘秀向巨鹿发起了攻击。

不久,刘玄也派兵来征伐王郎。两路大军联合起来,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月,仍然没有攻破巨鹿城。有几位将领对刘秀说:“咱们何必在这儿多耗时日呢?不如直接去攻打邯郸。打下了邯郸,杀了王郎,还怕巨鹿城不投降吗?”刘秀采纳了他们的意见,留下了一部分兵马继续围攻巨鹿,自己带领大军去攻打邯郸,接着连打了几个胜仗。王郎的军队支持不住,就打开城门,献城投降。刘秀率领大军进入邯郸,杀了王郎。

刘秀住进了王郎在邯郸修建的宫殿,命令手下的人检点朝中的公文。这些公文大部分是各郡县的官吏和豪绅大户与王郎之间往来的文书,内容大多数是奉承王郎,说刘秀坏话,甚至帮助出主意剿杀刘秀的。对这样的文书,刘秀看也不看,他下令将它们全部堆在宫殿前的广场上,并召集全体官吏和将士,当着他们的面,把这些文书一把火烧掉了。有人提醒刘秀说:“您怎么就这样烧掉了呢?反对咱们的人都在这里面,现在连他们的名字也查不到了。”刘秀对他们说:“我烧掉这些,就是要向所有的人说明,我不计较这些已经过去的恩恩怨怨,好让大家都安心,让更多的人拥护我们。”

劝说的人这才明白过来,刘秀不追究那些曾反对自己的人,那些人就会心安理得地服从刘秀,而不会因为害怕刘秀报复,投入到反对刘秀的一方。大伙都佩服刘秀的深谋远虑和开阔的胸怀。一些过去反对刘秀的人,见了刘秀的这种举动,也愿意为刘秀效力了。

刘秀这种“眼睛里也能揉进沙子”的宽宏大量,为他赢得了好的名声,也为他赢得了人心。也正是靠着这样宽广的胸襟,他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眼睛里揉得进沙子,这需要忍耐,需要气度。其实“沙子”的存在并非全是坏事,至少在与“沙子”相处中,人能得到很好的历炼,并逐渐走向成熟。

话多的人,常求发言而后快,不考虑听者的感受,也不让他人有讲话的机会,所以容易“招怨”。其实,话讲得最多者多半是讲自己的私事,或东家长西家短,易滋生事端。生活中也不乏因话讲得太多,而遭致杀身之祸的教训。人际交往中不可不牢记的黄金法则是:应当谨慎言语,开口要给自己留余地。

人生路上,既要健步如飞,又需稳妥前行。脚踏实地地坚持不懈,机会总会垂青于你。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必要时敢于放弃,然后善于收手。耐心等待,不急不躁,伺机而动,才能把事理层层剖析清楚之后步步为营,稳操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