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厚道全集
11289500000142

第142章 面对得失要坦荡

俗话说“凡事有得必有失”。得和失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事情都会有正反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凡事都在得和失之间同时存在,在你认为得到的同时,其实在另外一方面可能会同时有一些东西失去;而在失去的同时也可能会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做人也是这个道理。大家相识相交,本来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只要大家合得来,且在一起相处很开心,那么就不必计较自己是不是付出太多而得到太少,宁可别人欠我的而绝不愿意自己亏欠别人,就算是真的付出太多而得到太少,最起码我心里可以很坦然,况且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得到的,可是说不定也正是失去另外一些东西的前因呢!

人生中,得与失,常常发生在一闪念间,到底要得到什么,到底会失去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否认的是,人应该随时调整自己,该得的,不要错过;该失的,洒脱地放弃。都得,一定是他人为你放弃;都失,也太对不起自己。

很多事情都是失之东隅,必然收之桑榆,只是你可能一味地盯着失,而对得并未意识到罢了。

失去与收获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都真实、客观地存在着,你不能总是看到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得与失,必有平衡点。你不要总因失去而痛苦,你也会有成功和收获的时候。得与失需要你去感受和体会,如果你常感到失落,那是你的心胸狭窄所致;如果你常能体验获得的快乐,那必然是因为你的心态平和。

生活中处处都有是舍还是得的选择。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以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忧。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住家赶。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对同伴提议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无效,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上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一场空欢喜。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湿。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那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已重得使人经受不住,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着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得失问题,亦需要我们坦荡面对。患得患失不是坦荡,坦荡做人,在得失问题上就要有大取舍。

坦然面对失去,需要及时调整心态。首先要面对现实,承认失去,不能总是沉溺于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之中。得到和失去其实是相对的。与其为了失去而懊恼,还不如全力争取新的得到。

坦然面对失去,就是胸襟更豁达一些,眼光更长远一些,经常为自己做做休整,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留恋与顾盼,以便集中精力于人生的主要追求,这就是得失之间的大取舍,也是做人的大智慧。

飞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老人刚买的新鞋不慎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那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坦然一笑:“鞋无论多么昂贵,剩下一只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用处,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让拣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老人看似反常的举动,恰恰表现了其在得失之间的大取舍,今人顿生敬意,也让人深思。

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上,每个人都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无尽的烦恼和难题,使我们不断地失去一些东西。但同样是这些选择却又让我们在不断地获得。我们失去的,也许永远无法补偿,但是我们得到的却是别人无法体会的、独特的人生。因此面对得与失,要坦然待之,凡事重要的是过程,对结果要顺其自然,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