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全集
11289400000129

第129章 找个贵人给自己护航

20世纪60年代,香港两家大银行发生挤兑风潮。廖创兴银行因无贵人相救,导致银行倒闭、老板气死;恒生银行则因汇丰援手,解危之后焕发了生机,事业越做越大。

1961年6月14日,香港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银行挤兑风潮。廖创兴银行人山人海,储户排着长龙般的队伍,焦虑地等待提取存款,有的储户甚至夜宿街头,等待次日提取款子。挤兑风潮连续三天,排队挤兑的总人数逾两万人次。如此汹涌的挤兑风潮,即便是金山银山也会搬空。该行创始人廖宝珊处在极度痛苦之中,他知道照此下去,银行只有关门倒闭一种结局。心有不甘的廖宝珊,此时多么希望能有个贵人突然出现,伸手拉他一把呀!

廖宝珊1903年出生于广东潮阳乡下,父亲是农夫,稍有积蓄便开了个杂货店。廖宝珊是妾侍所生,其父过世后他受到正房排斥。无法在乡下待下去的廖宝珊于1941年携妻儿来到香港谋生,先是在一间油庄做伙计,稍有资本,他开店做起了老板。后来又经营布匹生意,再倾其所有购置房产,赚了不少钱。

1948年,廖创兴储蓄银行在中环永乐街开业,廖宝珊事业如日中天。而后,廖宝珊炒金,所向披靡,赚得盆满钵满。当50年代炒金降温时,廖宝珊已有数百万身价。接着,他又去炒房地产,也大获全胜。

1955年,廖创兴储蓄银行改名为廖创兴银行,注册资本为500万港元,实收资本400万港元。

廖宝珊在香港银行界首创“高息小额存款”,大量吸收小市民存钱,在100元至1000元这个档次内,月息竟高达6厘。一时间前往廖创兴银行存款的人趋之若鹜,该行实力猛增。廖宝珊用这些钱放贷收息,后又大量买地开发楼宇卖出,赚得他心花怒放。到1961年新年伊始,他自豪地向媒体宣布:他的家财已超过1亿港元。

谁知乐极生悲,一批“神经过敏”的储户拥向廖创兴银行,仓促提款,第一天流失储户资金300万港元。一夜之间,谣言四起,称廖宝珊将储户资金全挪去炒房,存户账号掏空,他已无钱兑付;又称他早知挤兑在即,已把资金席卷一空,逃到国外去了等等。

第二天,真正的挤兑风潮爆发。廖创兴银行中环总行、湾仔分行、九龙分行、旺角分行、太子道分行等营业场所尚未开门,便已人头攒动。等候提款的长龙吓坏了银行职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钱只出不进,哪还会有人来存款!押款车不停穿梭于各分行之间,仍应付不了挤兑要求。三天之内挤兑者逾两万人,流失存款总额3000万港元。

摆在廖宝珊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宣布破产,接受清盘;二是割肉护行,来日东山再起。他选择了后一条路,四处向其他银行求救,希望此时能有贵人出来挽救这艘沉船。

然而其他银行或以种种理由婉拒,或以交董事局研究拖延。廖宝珊见大势已去,绝望地吼叫:“你们见死不救!见死不救!”喊完后泪流满面。好不容易与汇丰、渣打两家银行谈成援助事宜,翻译登报时又译错,一句“廖创兴银行之业务,完全置于汇丰及渣打银行控制之下”,令廖宝珊觉得对方出尔反尔要侵吞他的银行及物业,气得他一个月后脑血管破裂身亡,当时年仅58岁。

1965年,香港挤兑风潮再起,来势比1961年那次还要厉害。明德银号破产,拥有35间分行的老牌广东信托商业银行也关门倒闭,恒生银行危在旦夕!董事长何善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有了前年之鉴他不得不趁早向外求援。

恒生银行是闻名天下的一家银行,世界证券市场有四种重要的股票指数,其中一种就是香港的“恒生指数”。该行经过多年发展,实力猛增。但面对挤兑风潮,恒生仍难逃危险。正当恒生危在旦夕时,汇丰银行伸出援手,成为挽救它的贵人。汇丰以换股为条件,恒生断腕保躯,易帜求生存。何善衡依然当董事长,渡过危机后,恒生银行于1972年5月上市,发展势头力不可当,80年代总盈利超过百亿港元。

由上可知,有无贵人相助,两家银行完全是两种命运,这足以说明贵人护航的重要。

商海中的险恶来自于阴谋、圈套与不确定的因素,对于一个新人来说,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入其中。如有贵人护航,则可以有效地避开风险,使自己的商海之旅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