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争:古来征战风云
11286100000007

第7章 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

中古时期

秦汉至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中古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朝代更迭,特别是在群雄割据的情况下,战争成为多极竞争格局中重要的军事手段。

秦汉至隋唐的战争水平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像垓下之战的分进合击,漠北大战的长途奔袭,官渡之战的奇兵偷袭,淝水之战的以弱胜强,太原之战的积极防御等。

从这些战役中我们看到,骑兵已逐渐成为战争的中坚力量,军事统帅更注重发挥谋士的智囊作用,因而将我国古代用兵韬略发挥得淋漓尽致。

巨鹿之战是反秦义军项羽摧毁秦军主力章邯、王离的重要战役,战役时间是公元前208年至公元前207年。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外20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之后,经过连年的反秦战争,到了公元前207年,秦朝最终被推翻。

陈胜和吴广牺牲后,项梁召集各路义军在薛地,即今山东滕县东南计议,并接受谋士范增建议,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接着项梁率领起义军大败秦军于东阿即今山东阳谷东北。

刘邦、项羽也在城阳,即今河南范县城濮城东南和雍丘机,即今河南杞县等地打败秦军,消灭了秦三川郡守李由。

项梁在取得胜利后骄傲轻敌,被秦将章邯偷袭以至牺牲。章邯破项梁军后,认为楚地农民军主力已被消灭,于是就渡河北上,移兵邯郸,攻击以赵歇为王的河北起义军,赵歇退守巨鹿,即今河北平乡西南。

秦派王离率几十万边防军包围巨鹿,章邯在巨鹿以南筑甬道,以运粮供给王离军。赵歇粮少兵单,危在旦夕,便遣使者向楚怀王求救。

楚怀王与起义军首领在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直指关中,另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起义军主力北上救赵。

援赵大军进至安阳,即今山东曹阳东南后,宋义被秦军的气焰所吓倒,逗留46天不敢前进。项羽痛斥宋义的怯懦行为并杀死了他。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将军,并令英布和蒲将军两支起义军也归其指挥。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起义军到达巨鹿县南的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漳水,援救巨鹿,初战告捷。

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只带3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断绝秦军粮道,包围王离军队。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越打越勇。一个人抵得上10个秦兵,10个就可以抵上100个。经过9次激烈战斗,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在当时,各路将领来救赵国的有十几路人马,可是他们害怕秦军强大,都扎下营寨,不敢跟秦军交锋。每次听到楚军震天动地的喊杀声,都挤在壁垒上看。

他们看见楚军横冲直撞杀进秦营的情景,吓得伸着舌头,屏住了气。等到项羽打垮了秦军,请他们到军营来相见的时候,他们都跪在地下爬着进去,连头也不敢抬起来。

大家颂扬项羽说:“上将军的神威真了不起,自古到今没有第二个。我们情愿听从您的指挥。”

从那时起,项羽成了各路反秦军的首领,各路诸侯军均服从项羽号令。巨鹿解围后,章邯军在巨鹿南的棘原,项羽军驻漳水之南,两军对峙。秦军的连续失败使章邯不见信于秦朝廷,秦二世数次派人责问章邯。项羽抓住时机,派军击秦军于漳水南岸,章邯军退却。

章邯派部将司马欣向秦廷请求指示并求援。在当时,秦朝廷赵高专权,猜忌将相,司马欣到咸阳,在宫外等候了3日,赵高也不见,有不信任之意。司马欣恐惧,于是从小路逃回,而不敢走来时的大路。赵高果然派兵从大路追赶。

司马欣潜回棘原,劝章邯早图良谋。赵将陈余也致书章邯,以秦将白起、蒙恬功多却被诛之事劝说章邯。章邯在降楚和退军之间犹豫不决。

项羽军粮少,为尽快彻底打破章邯的幻想,派蒲将军率军日夜兼程渡三户津,即今河北滋县西南古漳水渡口,断秦军归路,自率主力大败秦军。

在项羽的沉重打击下,章邯进退无路,不得不于公元前207年在现在的河南安阳洹水南殷墟率部20万投降项羽。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并封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投降的秦军为前锋先行,开始了消灭秦军残部的战斗。

秦国最后的名将章邯倒戈降敌,终于使秦国步向了灭亡,刘邦迅速地攻破关中。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而项羽以3万兵破30万兵力,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