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种植:作物栽培耕种
11285600000010

第10章 我国古代园艺发展

古代园艺

园艺就是园地栽培。在古代,果树、蔬菜和花卉的种植常局限于小范围的园地之内,与大田农业生产有别,故称为园艺。

园艺作物主要有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三大类。因此,我国古代园艺可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

园艺业是农业种植业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在果树繁殖、蔬菜栽培、名贵花卉的培育和栽培技术,及在园艺事业上与各国的广泛交流等方面卓有成就。对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改造人类生存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秦时期,最初农艺和园艺尚无明显分工,周代园圃开始作为独立经营部门出现,当时园圃内种植的作物已有蔬菜、瓜果和经济林木等。

秦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一些园艺作物如桃、杏等被传至西方;同时也从外国引进了大蒜、黄瓜、葡萄、石榴、核桃等。

南北朝时在果树的繁殖和栽培技术上有不少创造发明。唐宋以后,园艺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新品种逐渐增多,中外交往更加频繁。

园艺业是农业中较早兴起的产业。在远古年代,人们为了生存而采集野生植物,最早被采集的是野生的蔬菜植物,因为这类植物可食时间长,有的食叶,有的食根或嫩茎。由采集到栽培,首先也是这些植物。

在我国的黄河流域,神农氏时期我们的先民已开始引种驯化芸薹属植物白菜、芥菜,栽培桃、李、橘柑等果树以及禾谷类粮食作物。

新石器时期遗址西安半坡原始村落中发现的菜籽,距今7000多年。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掘出7000年前的盆栽陶片,上面有清晰的花卉图案。

考古发掘还证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以前,我国已有了种植蔬菜的石制农具。

长时期以来,人们把蔬菜和果树或与粮食混种在一起,或种在大田疆畔、住宅四旁。到了周代,已经出现了不同于大田的园圃,就是种植果木菜蔬的园地。

周代园圃的形成有两条途径:其一是从囿中分化出来。囿是我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就是把一定范围的土地圈围起来,保护和繁殖其中的草木鸟兽,这就是囿。在囿中的一定地段,还种植某些蔬菜果树等。其二是从农田中分化出来。如西周有些耕地春夏种菜蔬,秋收后修筑坚实作晒场。

在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多种蔬菜、果树和观赏园艺植物,如葫芦、韭菜、山药、枣、桃、橙、枳、李、梅、猕猴桃、菊、杜鹃、竹、芍药、山茶等。当时的先民已讲究园艺植物播种前的选种、播种的株距和行距,已使役牲畜。

战国时期,园艺业发展很快,已出现大面积的梨、橘、枣、姜、韭菜种植园。说明当时我国已有温室栽培,已有嫁接技术。

秦汉园艺业有很大发展。《汉书》记载了太官在冬天于室内种葱、韭等蔬菜,说明温室培养在我国由来已久。其中的太官葱尤为著名,是太官上供之物。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葱》:“冬葱即慈葱,或名太官葱。”太官葱的茎柔细而香,可以越冬。

我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最早当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由“丝绸之路”给西亚和欧洲带去了我国的桃、梅、杏、茶、芥菜、萝卜、甜瓜、白菜、百合等,大大丰富了那些地区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也给我国带回了葡萄、无花果、苹果、石榴、黄瓜、西瓜、芹菜等,丰富了我国园艺植物的资源。以后海路也打通了交流的渠道。

南北朝时期的园艺,比较突出的是在果树的繁殖和栽培技术有不少创造发明,在嫁接繁殖、果树疏花、修剪,以及防治虫害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齐民要术》就详细论述了果树繁殖、栽植、管理及虫害防治等技术。

南北朝时期的大部分果树采用分株、压条和扦插方法繁殖。这一时期嫁接繁殖技术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可称为1400多年前古代农业技术发展上的一大成就。

当时已知嫁接繁殖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和提早结果;并知道宜从壮树上选取向阳的枝条充作接穗,用作接穗的枝条部位不同,可影响嫁接苗长成后的树形和结果年龄的早迟。嫁接时间则以枝条萌发时为宜。

对具体操作方法,当时已注意到使嫁接必须密接,接后要封土,保持湿润,以利于成活。后来又进一步认识到嫁接亲和力取决于两树间的亲缘关系。

在果树疏花、修剪、防治虫害等方面,南北朝时也创造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如已注意到果树开花过多与坐果率之间存在矛盾。对枣树采取了“以杖击其枝间,振去狂花”的措施,认为花繁则果实不成。

此外,还创造了用斧背击伤果树皮,阻碍养分分流下行,以提高坐果率的“嫁枣法”,可以说是后来疏果和环状剥皮技术的起源。

在果树防寒防冻方面,南北朝有冬季葡萄埋蔓,板栗幼苗“裹草”,以及熏烟防霜等方法。

唐宋时期,我国的园艺技术达到很高水平,许多技术世界领先。观赏园艺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牡丹、芍药、梅和菊花等的名贵品种。

唐宋园艺出现了造诣很深的理论著作。如宋代茶学专家蔡襄的《荔枝谱》,讲述荔枝的用途、栽培方法、贮藏加工方法、品种及特点等,全书内容较为翔实。

北宋刘攽的《芍药谱》所记扬州芍药有31种,评为7等。每品均略叙花之形、色。据自序说,所记诸品,都让画工描画下来,可见原书还有附图。宋代词人王观在《扬州芍药谱》中,主要描写了扬州芍药的种类、栽培与欣赏。

北宋洛阳的花园类型园艺颇为壮观。比如在天王院花园中,既无池也无亭,独有牡丹10万株,牡丹花开时,花园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这种专供赏花而建的园林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还是少见的。

再如归仁园,该园所在地是洛阳城中一个花簇锦绣、植物配置种类繁多,以花木取胜的园子。但它与天王花园不同,天王花园是单一的牡丹园,花过即游园结束,而归仁园则是一年四季花期不断,真可以称为百花园了。

此外,还有李氏仁丰园,是名副其实的花园类型的园林,不仅洛阳的名花在李氏仁丰园中应有尽有,远方移植来的花卉等也种植,总计在千种以上。说明在宋代,已用嫁接的技术来创造新的花木品种了,这在我国园艺史上是了不起的成就。

明清时期的园艺学专著更多,如清代弘皎的《菊谱》,共记百种菊,后附弘皎所编《菊表》,将百种菊列表评次,分二等六品。是诸多艺菊专著之一。

再如清代园艺学家陈淏子的《花镜》,是我国重要的园艺学古籍。书中讲述了各种花的种栽方法、用途等。《花镜》的问世,奠定了我国传统观赏园艺植物学的基础。

我国享有世界级“园艺大国”和“园林之母”的声誉,因为既有如上所述悠久的历史,也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极丰富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历史上我国许多园艺品种外传就是个证明。例如:宽皮橘在12世纪由我国传至日本,后传遍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