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
11280100000021

第21章 任务二 做好求职前的准备

找到一份能发挥所长、工资待遇高、福利待遇好、未来发展空间大的工作,是每一位求职者的最大心愿。作为一位求职者应先分析职业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又要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及求职面谈的意义和重要性。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刁—能表现出自信而从容的态度。

一、择业应聘前的准备

(一)职业规划必不可少

现实社会竞争激烈,不允许你慢慢地成长,这就要求每一个人在看清自己的同时还要看清前方,看清社会的发展趋势,行业的发展需求,快速地成长起来。因此,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是十分重要的。职业规划就是将人才与职业进行匹配,既要分析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找出优势所在,又要分析职业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一种有效的职业规划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有助于一个人认清自己,在困境中百折刁;挠,最终走向成功。很多事业的失败者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才能,而是失败于他们走错了门、入错了行,没有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或者没有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设计,没有找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与发展机会。

1.准确定位

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在求职择业前,要知彼知己。知彼就是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在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有必要正确审视一下自己。从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千万不要把高薪、工作轻松作为择业的惟一目标。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遇到两难的选择,如:去一家外资公司,则有出国的机会,可是自己刁;是很喜欢这一行业:而另一家中资公司薪水少一点,却是自己喜欢干的职业,二者只能择其一。此时建议考虑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发挥自己的所长,取得好的成绩。明了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社会又允许你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的择业准确定位。选择适当的就业目标,一个人的择业目标应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避免理想主义,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刻意追求最满意的结果:避免从众心理,一切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不与别人攀比: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树立自信心,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不怕挫折,遇到挫折,不消极退缩,采取积极的态度,勇于向挫折挑战。

【精彩案例5-2】

理性定位,发挥专长

小王是会计和国际贸易双学位本科学历。毕业时,考虑到专业对口,自身英语基础不错,加上中国入世,外贸行业前景看好,选择了做外销员。小王先后做了几家公司的外销员,但每次均是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就中止了与他的合同。所以,虽然毕业两年多了,可累计工作时间还不超过半年。当小王由父亲陪着再次来到人才交流中心时,引起了交流中心顾老师的注意。他经过观察和与小王进一步沟通发现,小王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显得缺乏信心,但对数字比较敏感,办事细心,于是顾老师就推荐了一些统计和出纳方面的岗位让小王去面试。小王经过仔细权衡,接受了顾老师的建议。不久,就有一家公司录用了他,担任?计划统计?一职。小王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自己感觉也相当轻松舒畅,并且顺利度过了试用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案例思考:

从小王择业过程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了解单位

择业时应选择发展态势较好的单位,能否给自己一个施展才能、拓展事业的空间,个人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正规的大企业能给员工提供系统的训练、能学习到过硬的本领和技术,对求职者以后的跳槽和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当你在一个大公司有过工作经验,不论将来干什么,都是人生的重要阅历和资本,不要投身于正在萎缩、没落的单位。可以通过媒体了解,如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和网络等了解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也可通过劳务市场、人才交流会和职业介绍所等进行了解:还可以到用人单位登门拜访,借助亲朋好友和熟人了解用人单位信息等方法,获得公司的发展前景、人际公关、所聘职务、上班时间、服务地点和薪金待遇等信息,来帮助自己了解选择单位。

(二)利用机会建立人际关系

美国著名职业战略学家阿黛尔·席尔这样说:“不管你怎样认为,成功择业往往以‘你认识多少人’而不是以‘你知道多少东西’来衡量的。”虽然他的说法有些极端,但事实上,人际关系确实是择业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因此,努力学习很重要,同时还必须拓展你的人际关系网。如在学校内和老师、同学搞好关系,参加实践时多交朋友,和自己的亲戚、熟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等,都有利于择业时多一条路,多一次成功的机会。要有本领,还要让别人知道你,了解你,信任你,敢用你。人际关系网除了能够提供信息外,还能培养交际能力。任何一个单位都愿意要一个能够与大家和睦相处的人,而刁;是找一个难以相处的人共事。社会的发展对一个人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三)努力增强竞争力

竞争实力是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技能与知识特长以及有效发挥这种特长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知识素质、品德素质及体能素质:二是职业技能及特长,应聘某项工作应具备某一方面的职业技能。因此,应聘前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多看一些关于应聘方面的书籍。

二、应聘前的仪表形象

求职者的外表形象往往关系到应聘效果,因为人的第一印象中70%是由外表引起的。应试当天的穿着打扮对录取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虽说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未必会被录取,但若给人留下坏印象,极可能因此名落孙山。所以,应聘的偶然性决定了应聘者必须重视自己在应聘、面试时那一刻的形象。随着面试日期的到来,应花费心思为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

在国外,大约有15%的招聘者把应聘者的外表看成是决定录取与否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外貌是应聘的敲门砖。虽然应聘者的五官相貌难以改变,但是他(她)的穿着打扮、风度气质及言谈举止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变的,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应聘者的形象设计

应聘者的基本外表形象要求是服装合体,搭配合理,色调和谐,服装整洁,尤其注意领口、袖口不要有污渍。女性的最佳形象是端庄、干练、化淡妆,不要浓妆艳抹,否则给人以轻浮的印象;男性不要留长发,将鼻毛和胡须修整好,使人显得面部光洁、神采奕奕,穿西服,系领带。

(二)应聘者形象方面的注意事项

女士着装应大方得体,以简单朴素为主,不穿超短裙,也不穿极薄透明的或紧绷的衣服;可穿西装套裙,西装应稍短,以充分体现腰部的曲线美,裙子不宜太长,以免因紧张而不慎绊倒,穿丝袜,并检查是否有脱线、破损等情形:如要配裤子,上装要稍长为宜,注意将衬衫的下摆扎进裤子里。昂贵的珠宝及饰品不适合佩戴,若擦香水,应选用香味清新淡雅的,不要用香气过于浓烈或奇特的。

男上的穿着以正式的西装为宜,领带要打端正。袜子颜色最好配合西装的颜色。面试着装宜在一个月前就试穿好,以免当天因穿新衣而有不舒适的感觉。面试者的衣着应视工作性质而定,表现出来的形象越专业越好。面试当天除脸部清洗干净外,还应注意耳朵、脖子的清理和指甲的修剪。

三、离开原单位应做的准备

(一)考虑该不该离开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离开:公司对人不公平:公司的前景暗淡;薪酬待遇太低,与你的能力、成绩不符;工作性质与自己专业、兴趣不符:公司没有令你大展身手的环境。

如果是以上的原因,可以考虑离开单位。但如果是由于自己的工作不力、工作中发生失误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原因想离开,就应该首先反省自身、改变自己,努力工作、和善待人,以改变自己工作中的处境。

(二)欲离开原单位应注意的礼仪

未找到新的职业前不要辞职,一来自己生活无保障,二来会让新单位觉得你是走投无路才来的,会低估你的能力。

避免在公司繁忙、缺人手的时候辞职,否则不近人情,表明此人个性不成熟、没有责任心。

保持有始有终的负责态度,不要以为要辞职就可以对工作马马虎,如果新单位到原工作单位调查你的情况,对你自己也不利。

向公司借用的物品或金钱应归还原主,业务工作的交接要认真负责。

最好以书面报告形式提出辞呈,写辞呈要注意使用白色信笺,用黑色或蓝色钢笔,不要指责公司或攻击某人。具体原因可口头报告,如“不能发挥才干”等。辞呈直接交到上司手上,不要越级辞职,无视上司,这样做不礼貌。

对择业的学生和想跳槽的人来讲,成绩“优秀”而无其他专长的学生和学无所成的人都是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