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11277200000010

第10章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释义”俎:切菜板。比喻任人宰割。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与项羽兵分两路,直取秦朝都城咸阳。刘邦部队军纪严明,于百姓秋毫无犯,沿途受到百姓拥戴。秦朝守军纷纷投降,刘邦军队先期攻入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项羽也随后入关。

项羽听说刘邦打算自立为关中王,顿时大怒,决定第二天起兵,消灭刘邦。亚父范增支持项羽的决策,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而今一改往日作为,财宝、妇女一无所取,可见其野心不小,应马上消灭掉。”

项羽的叔叔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是好朋友。项伯担心张良受到牵连,连夜向张良报信,劝张良火速逃离军中。

张良不愿舍弃刘邦,立即向刘邦通报了军情。当刘邦听说消息来自项伯,而项伯年长于张良时,立即让张良将项伯请入大帐。

刘邦斟满一杯酒捧给项伯,并说:“我已将府库封好,日夜盼望项王到来,绝没有背叛的意思,请您转告项王。我绝忘不了您的恩德。”

项伯说:“我可以转告,但你必须明天早晨向项王谢罪,说明情况。”

项伯归营后对项羽说:“如不是刘邦先行入关,我军不能如此顺利,这是个有功之人,除掉他,不够义气,不如好好地接待他。”

项羽第二天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刘邦由张良、樊哙陪同赴宴,樊哙留在营外。

酒宴之上,范增几次用目光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故意视而不见。范增起身招来项庄,让他借舞剑之机,杀掉刘邦。项伯见状。拔剑而起,与项庄对舞,时时保护刘邦。张良见形势危急,跑出军帐与樊哙商议。樊哙不顾卫士阻拦,带着利剑盾牌,闯入酒席宴中。

项羽很欣赏樊哙的勇气,赏樊哙一大头盔酒和一只生猪蹄。

项羽见樊哙酒兴不错,便问:“还能喝一杯吗?”

樊哙满面怒气地说:“我连死都不怕,一杯酒算什么!秦皇无道,杀人如麻,天下背叛。现在我军先行入关为大王扫清道路,封闭宫室等您到来。您却有功不赏,反而听信小人谗言欲杀有功之臣,我以为这种作法太没有道理了。”

喝了一会儿酒,刘邦借故上厕所,樊哙、张良紧随身后跟了出来。

刘邦想借机溜走,又顾虑没向项羽告辞是否太失礼了。

樊哙生气地说:“做大事,顾不得小节,现在人家将砧板和菜刀都准备好了,要把我等当作鱼肉切碎了吃(方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告什么辞呀!”

张良让刘邦将礼物留下来,由他转交给项羽和范增,并向项羽说刘邦喝醉了,已经回营去了。

张良估计刘邦已到达军中,就转身入营,献上礼物,并说明刘邦喝醉了,来不及当面告辞,请项羽谅解。

项羽本无意杀刘邦,自然也毫不在意。刘邦回到营中,却吓出一身冷汗,他担心范增继续对他进行加害,连夜与张良商议对策。

张良说:“项王素有妇人之仁,目前正踌躇满志,不会轻开杀戒。”

刘邦转危为安,后来终于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