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11277000000114

第114章 蓝田生玉

“释义”蓝田县盛产美玉。比喻名门出才子。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三国时,诸葛亮、诸葛谨兄弟二人各事其主:诸葛谨在吴,诸葛亮在蜀,其实他们还有个兄弟诸葛诞在魏,当时人都说:蜀得龙,吴得凤,魏得狗。诸葛谨的儿子诸葛恪,字元逊,后为吴主孙亮的大将军。他从小就很聪明,很受孙权喜爱。诸葛恪六岁那年,有一次孙权在宫中设宴,诸葛谨自然要参加,孙权让他把诸葛恪也带上。诸葛谨的脸比较长,孙权乘着酒兴想开他一个玩笑,就叫人牵来一头驴,在驴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子瑜”是诸葛谨的字,大家见了,都捧腹大笑起来。

诸葛谨觉得很难堪,但孙权是国君,他也不敢说什么。这时,诸葛恪走到孙权面前,要求让他在驴脸上再加上两个字。孙权就让人拿来笔墨,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后面加上“之驴”两个字,这样,驴脸上的字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

当时参加宴会的有满朝的文武大臣,大家见诸葛恪才六岁,就有这样的才能,都十分惊叹,孙权也非常高兴,就把毛驴赏给了诸葛恪。

后来又有一次,诸葛恪到孙权那儿去玩耍,孙权问他:“你说说看,你的父亲和你的叔叔谁更高明一些?”诸葛恪回答说:“当然是我的父亲更高明。”孙权就让他说出道理来,他说:“我的父亲更懂得去侍奉贤明的国君。”

诸葛恪的话表面上是夸父亲,实际上是在夸孙权贤明,所以,孙权听了以后十分高兴,对他更加疼爱。孙权曾经对诸葛谨说:“人们都说蓝田盛产美玉,名门多出贤良,真是一点都不虚呀!”

蓝田在古代以出产美玉而闻名,“蓝田生玉”比喻贤父生贤子。也作“蓝田出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