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是建于航道关键部位附近的一种塔状发光航标。它是一种固定的航标,用以引导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险区。在大海里行驶的船只离不开灯塔的指引,没有灯塔,就会迷失方向。这就是灯塔效应,将这一效应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也是适用的。
如果把企业比作是大海里行驶的船舶,那么企业的远景目标便是灯塔,只有明确了方向,企业这艘航船才能找到正确的航线,驶往目的地。
半个多世纪前,管理大师杜拉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就指出了管理的五大基础之一是制定目标。他认为:管理者要完成的任务必须来源于公司的目标。所有组织都会因目标和获取目标成果的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没有一个远景目标,企业就不会有长久的市场竞争力。
纵观百年成功企业,虽有很多成功因素,但它们都必不可少的存在着一个企业上下普遍认同的远景目标激励着全体员工。企业能长期生存发展,就标志着业主及其企业员工事业的成功,只有在共同远景目标的激励下,企业员工才能上下精诚团结,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也才能提高。
远景目标是企业永远为之奋斗并希望达到的图景,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是企业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它就像灯塔一样,始终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是企业的灵魂。
我们都知道,“永远做饮料世界的第一”是可口可乐公司的远景目标,也是每一个可口可乐员工共有的梦想和愿望。正是由于这一梦想,所以在他们身上,你可以强烈感受到作为可口可乐员工的自豪感,以及要做得比百事可乐更好的强烈欲望和勇气。
中国的许多知名企业同样如此。联想集团的企业远景目标是:未来的联想应该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华为公司的企业远景目标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这些企业远景目标使员工们深信,他们是在从事一项艰巨而宏伟的事业,他们是在创造一个世界级的企业,他们会为此而自豪,为此而奋斗。从称呼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得出来,他们称自己为“联想人”、“华为人”。
由此可见,企业远景目标一旦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就会成为激励大家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
企业远景目标可以唤起人们的一种希望,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在追求远景目标的过程中,人们会激发出巨大的勇气,去做任何为实现远景目标所必须做的事情。它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是一种具体的东西,它能够激励企业的所有成员在工作上达成共识,共同为企业的事业和使命而奋斗。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成长的愿望,没有一个目标,不知道应该干什么,那它的资源可能就会非常的分散,人心也就不能往一个地方想,这个时候企业就很难办。有了目标,就有了明确的终点线,因此,公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员工们也会清醒地向着终点线冲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几乎所有小型电脑产业都投向IBM个人电脑阵营之际,苹果电脑坚持它的远景目标:设计一部更适合人们操作的电脑、一部让人们可以自由思考的电脑。在发展过程中,苹果电脑不仅放弃成为个人电脑主要制造厂商的机会,也放弃了一项他们领先进入的创新技术:可自行扩充的开放型电脑。这项策略后来证明是对的。苹果公司最后所发展出来的麦金塔电脑,不仅容易使用,同时成为新的电脑工业标准,让使用个人电脑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优秀的管理者常常借机把远景目标转化为员工个人努力的方向。而远景目标一旦被转化为个人努力的方向,就会对员工产生长久的激励,使其积极努力,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如果没有远景目标,我们无法想象AT&T、福特、苹果电脑等公司是怎样激励全体员工的斗志,从而建立起他们骄人的业绩和成就的。这些由他们的领导人所创造的远景目标分别是:裴尔想要完成费时五十多年才能达成的全球电话服务网络;亨利?福特想要使一般人,不仅是有钱人,能拥有自己的汽车;杰伯斯、渥兹尼亚以及其他苹果电脑的创业伙伴,则希望电脑能让个人更具力量。这些远景目标被公司各个阶层的人真诚地分享,并凝聚了这些人的能量,在极端不同的人之中建立了一体感。
正是这些企业创造了让所有员工认同的远景目标,才激励自己的员工们去共同追求卓越。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远景目标,只有在清晰的远景目标下,企业才能找到自己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