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11266800000003

第3章

有德行的人尊敬贤人,也宽容一般的人;鼓励贤能的人,也同情没有能力的人。

泰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可以成其大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泰山不拒绝小石块,江海不拒绝小溪流,因此才成为高山大海。

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宣为君子者也。

——汉·班固《汉书·陈汤传》

记住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坏处,这才是有道德修养的人。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

天之所以称为高,是由于它无所不覆盖;地之所以称为广,是由于它无所不承载;日月之所以称为明,是由于它无所不照耀;江海之所以称为大,是由于它无所不容纳。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不忘记过去的恩德,也不思念过去的私怨。

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毫不留情地揭发自身的过失,但对别人的过失则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君子不求备于一人。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道德高尚的人对人不求全责备。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牢记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过失。

庸猥之徒,器小志近。

——晋·葛洪《抱朴子·百里》

庸俗猥琐的人,必然是器量狭小胸无大志的人。

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

——晋·葛洪《抱朴子·接疏》

精明的人只掌握大事,不计较小事,不忌恨他人,不求全责备。

沧海滉漾,不以含垢累其无涯之广。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茫茫的大海,不会因为里面含有脏东西而影响它的广大。比喻不要求全责备。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别人有做不到的地方,可以宽恕。

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庸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用小人的方法去考虑揣度君子的心思。

建大事者,不忌小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

做大事的人不顾忌小的怨恨。

宽小过,总大纲。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宽容小的过失,掌握总纲大事。

士有忍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计。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列传》人能够忍受死亡的耻辱,必定有能够胜任大事的谋略。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登之传附庾炳之》不痴呆不耳聋的时候,做不成公婆。比喻应胸襟广阔。

小不忍,致大灾。

——隋·王通《文中子·问易》

小事不忍耐,就会招来大祸。

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不求全责备他人的缺点,不强求他人做不能做到的事,不为难他人做不喜欢做的事。

无辩息谤,无争止怨。

——隋·王通《文中子·问易》

对待诽谤不要去辩解,诽谤就会自然平息。

不乐闻人过失。

——唐·李延寿《南史·齐豫章王嶷传》

不以听别人的过失为快乐。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

——唐·白居易《续座右铭》

听到毁谤不要悲伤,听到赞扬也不要得意。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唐·白居易《对酒》

在蜗牛角上有什么可相争呢,生命就如同火花一样短暂。比喻人生在世不要斤斤计较。

腾口方成痏,吹毛遂得疵。

——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谣言一传开,没有病的人也会被认为全身长满疥疮;如果故意挑毛病,总会找到的。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唐·韩愈《原毁》

对待他人宽容,对待自己严格。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唐·韩愈《原毁》

懒惰的人自己不愿修养进步,好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养进步超过自己。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唐·韩愈《原毁》

古代的君子,责备自己既严格又全面,对待别人宽容而要求很少。严格而又全面,因此自己不懒惰;宽容而又很少,因此别人乐意做好事。

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嫉妒他人的才能,庆幸他人的过失。比喻心胸狭窄。

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唐·张九龄《敕渤海王大武艺书》

牢记住他人的长处,忘记他人的短处。

忍辱至三公。

——唐·房玄龄《晋书·杜有道妻严氏传》

能忍辱负重之人,才有机会到达三公的高位。

小忿不忍,延起大患;不罪不宽,迫成大祸。

——唐·张说《并州论边事表》

小的忿怒不加以忍让,就要发展为大的祸患;小的过失不加以宽容,就要逼迫成大的祸乱。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

——唐·释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并序》

看见别人有收获,如同自己有收获一样。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宋·苏轼《贾谊论》

品德高尚的人要想达到远大的目标,就必须等待时机;成就巨大,就必须能宽容忍耐。

慎勿怨谤谗,乃我得道资。

——宋·苏轼《韩退之孟郊墓铭》

对于诽谤谗言并不怨恨,由于它可以有助于我求得真理。

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裴行俭传》

人们要想实现远大理想,首先要有器量和见识,其次才是文化素质。

君子之于人也,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

——宋·欧阳修等《新五代史·死事传序》

君子对待他人,喜欢发掘其优点而不求全责备。

宁耐之意,以刚遇险时节如此,只当宁耐以待之。

——宋·朱熹《朱子全书·易》

忍耐的意思,就是当刚强碰到艰险时,暂时忍让一下来对待它。

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

——宋·王安石《读江南录》

诋毁是由于妒嫉引起的,妒嫉是由于不能胜过对方。

忠足以尽己,恕足以尽物。

——宋·王安石《答韩求仁书》

竭尽全力去忠诚,对一切的事物要宽容。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

一辈子不说一句怨恨的话,圣人都很难做到。

论大计者,不可惜小费。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想成就大事的人,就不能计较小的得失。

妒前无亲。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

嫉妒心强的人没有人愿意亲近。

和以处众,宽人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宋·林逋《省心录》

和百姓能和睦相处,能够宽容相待下属,对待别人能够谅解,这就是君子的为人。

立身之道,非求备于人也。

——宋·林逋《省心录》

做人的准则,是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宋·林逋《省心录》

用责备别人的心态责备自己,就少有过错;用原谅自己的心态原谅别人,就会交到有真正的朋友。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宋·邵雍《代书寄前洛阳簿陆刚叔秘校》懂得如何行动,懂得如何节制,只有贤能的人才能办到;能够忍让,能够大干一番,才是大丈夫。

人情不能不有过差,宜可阙略。

——宋·郑樵《通志二十略·选举略》

人难免犯错误,最好能宽容大度。

丈夫要弘毅,天地为盖轸。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男子汉大丈夫要心胸宽广,意志坚毅,以天为车盖以地为车。

厚于责己而薄责人。

——宋·袁采《袁氏世范》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未必人世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宋·刘克庄《贺新郎》

不见得人间就没有好人,关键是能否放宽容人的尺度。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容,不可以驭下。

——宋·李邦献《省心杂言》

不和气,就没有办法同别人相处;不宽容,就没有办法驾驭下级。

达人情去利心者,行事之本。

——宋·刘荀《明本释》

理解人之常情又没有私心,是为人做事的根本。

大海不让细流。

——《全宋文·圆觉经》

大海不拒绝小的河流。比喻胸怀宽大的人必成大器。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不能用约束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大丈夫当容人,匆为人所容。

——元·王恽《玉堂嘉话》

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能谅解和宽容他人,但不应让别人来宽容自己。

不能忍诟,不足为人。

——元·张光祖《言行龟鉴·德行》

无法容忍侮辱,就算不上一个有修养的人。

愿尔逢人权放着,世间万事忌孤高。

——明·吴承恩《围棋歌赠鲍景远》

希望你待人要宽容些,天下各种事都忌讳过分孤傲。

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能宽容忍耐就会有益处,任性随意必然发生灾祸。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做事情不三思而行必然后悔,人能忍耐百事就不会有忧虑。

启之启之,天光斯生;戒之戒之,勿蔽汝天明。

——明·方孝孺《牖》

打开窗户吧,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但千万要注意,不要遮住阳光。比喻人要胸襟开阔。

闻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足。

——明·吕坤《呻吟语摘·识见》

听到颂扬就高兴,听到毁谤就发怒,这是气量狭小。

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

——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凡事都先替别人着想,这是人世间第一等的学问。

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

——明·吕坤《呻吟语摘·省察》

在饥饿、疲劳时能看出人的精力,在喜欢、发怒时能看出人的度量。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明·吕坤《呻吟语摘·人品》

在大事、困难事上能看出人的能力,在身处逆境、顺境时能看出人襟怀气度如何。

为上者,最怕器局小,见识俗。

——明·吕坤《呻吟语摘·居官》

在上位的人,最担心的是器量狭小,见识鄙陋。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要胸襟宽广宽容天下之事,虚心接受天下好的意见。

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

——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称颂他人之优点,我自己就有了一条优点,又有什么值得妒忌的呢?

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

——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诋毁我的话可以听,诋毁我的人就不必追究了。比喻器量广大。

戒太察,太察则无含弘之气象。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从物》

对事物不可太苛刻,太苛刻就没有宽大的心胸和容人的气度。

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己能病之。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接人》

他人有不足之处,不要以自己的优点去指责批评他人。

觉人诈而不形于言,有余味。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接人》

发觉他人有诈时不当面揭穿,就会更有味道。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胡·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只有心胸宽广才可以容人,只有忠厚才可以任事。

识进则量进。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知识增加器量必然增大。

耳目之闻见,善用之足以广其心。

——明·王廷相《慎言·见闻》

耳朵、眼睛所听到的、看到的,如果擅长使用,就能使胸怀宽广。

大不如海而欲以纳江河,难哉。

——明·刘基《郁离子》

宽大不如海洋却想容纳江河,极难!比喻心胸狭小的人不可能容纳任何事物。

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

——明·朱舜水《恭敏》

缺乏勇气的人会自己限制自己,气量狭小的人容易自满骄傲。

学者果能严于攻己,又能恕以及物,为仁之道,其在是乎。

——明·朱舜水《恕》

有知识的人既能严格要求自己,又能宽以待人,这就是仁义之道。

小人嫉利而非嫉贤,悍妇妒欲而非妒美。

——明·黄道周《性无嫉妒论》

品德低劣的人嫉妒的是利益而不是贤能,泼妇嫉妒的是情欲而不是美貌。

嫉妒生于利欲,而不生于贤美。

——明·黄道周《性无嫉妒论》

嫉妒产生于贪图私利,而不是产生于贤德美貌。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明·聂大年《座右铭》

自己的短处不能宽容袒护,否则短处就会永远存在;自己的长处不应该自夸,否则长处就不会增长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退步行最稳。

——明·冯惟敏《醉太平·家训》

能够宽容别人就暂且给与宽容,留有余地走路会更稳妥。

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

——明·佚名《名贤集》

器量小不是有德行的人,道德高尚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明·佚名《增广贤文》

用责怪别人的心责怪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明·佚名《增广贤文》

将相头顶上能够跑马,公侯的肚子里能够撑船。比喻气量宏大。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别人有了喜庆之事,不要有妒忌之心;别人遇到了祸患,不要有幸灾乐祸的之心。

其心易盈者,正由其器小乎。

——清·魏源《默觚·学篇》

容易自满自足的人,正是由于气量小的原因。

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

——清·曹雪芹《红楼梦》

能够忍耐一时的忿恨,终身不会有烦恼和苦闷。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清·曹雪芹《红楼梦》

正直不会宽容邪恶,而邪恶必然嫉妒正直。

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责焉。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发觉他人有诈却不揭穿,等待他自愧。如果是不知自愧觉悟的人,又何必责备他呢?比喻宽容他人。

责人者必自恕。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责备他人的人必然宽恕自己。

人无已,而每事自宽。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不停地责备别人的人,遇事必然宽恕自己。

攻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驳解可以维护自己的德行,宽容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气度。

不耐烦,干不得事;不忍气,做不得人。

——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不能忍耐麻烦,就无法做成大事;没有容忍的肚量,就无法做人。

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受不了冤屈,就做不成大事。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对待他人要宽容,对待自己要严格。

姑息必成大忍。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对待坏人宽容放纵,就会助长他干更大的坏事。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越是自高自大,就越显得肚量狭小。

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气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对人对事应该是非清楚,但是也应该具有包容别人过失的宽宏气量,不要太过于苛刻。

度量放宽宏,见识休局促。

——清·王士祯《正家箴》

度量应该宽宏,见识不要短小。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清·陈宏谋《五种遗规》

待人要厚道,自我约束要简约,责备自己要严,要求别人要宽。

容人之过,却非顺人之非。

——清·陈宏谋《五种遗规》

容忍别人的过失,并不是迁就他的错误。

能读书,才必博;能养气,量必宏。

——清·淮阴百一士《壶天录》

能够读书学习,知识才会广博;能够修养心性,气量才会宽宏。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

——清·张潮《幽梦影》

要求自己应该如同秋风一样严厉,为人处事应该如同春风一样温暖。

气盛物所尤,名高德之贼。卓哉先民言,士必先器识。

——清·杨汝谷《杂诗》

气盛是一种过错,名高是品德的祸害。古人说的话非常卓越,人必须首先要有器量和见识。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清·查慎行《三闾祠》

不要怨恨世上没有了解自己的人,由于凡是庸人没有不嫉妒有才能的人。

言人之短者谓种祸。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接物》

说别人短处的人实际是给自己种下了祸根。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清·李惺《药言》

人不应该自己宽容自己,也不应该让别人宽容自己。

嫉妒每因眉睫浅。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嫉妒之心常常是由于眼光短浅而产生的。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他人毁谤自己,与其辩解,不如宽容;他人侮辱自己,与其提防,不如感化。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对方有理,自己理亏,要让人;对方理亏,自己有理,要宽容。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心胸宽厚的人不要让他人有所依赖,精明能干的人不要使他人无地自容。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从有过中求无过。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要求自己应当从没有过失中检查过失,对待他人应当从过失中找出没有过失之处。

人褊急,我爱之以宽容;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他人气量狭小,自己要仁爱宽容;他人用心险恶,自己要光明正大地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