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
11266700000054

第54章 平遥牛肉及其他

从长治夜奔数小时,到了平遥,已经凌晨一点。借着星光,看见黑压压的一堵城墙,城门敞开着,想来此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我们的桑塔纳直驶进去。街巷挺窄,但很规整,两侧的明清风格的店铺全部闭门打烊了,悬挂着形形色色的牌匾,却毫无生气。远近无一行人。桑塔纳缓慢地沿着横平竖直的石板路拐了几个弯,就是找不到一家依然亮着灯的旅馆,仿佛误人迷宫。四周没有一点声音。气氛冷清让人想打哆嗦。我说:“这有点像一座阴间的城市。”同行的一位女孩跟大伙一块笑了,但笑声声分明是颤抖的。

这是我第一次来平遥,想不到迎接我的是一座空城。平遥,我进入的是你的梦境。

司机没信心了:“还是到城外找地方住吧。”这时我们恐怕已横穿整座古城,正准备从另一扇城门洞出去。说来也怪,一辆人力车迎面驶来,骑车的老汉问我们是否找旅馆,他可以带路。于是,人力车在前面骑着,桑塔纳在后面跟着,又绕回那棋盘般的仿古商业区。我继续开着玩笑:“前头领路的,可别是一位判官吧?”是呀,这面目模糊的车夫,毕竟是我们转遍来遥城遇见的第一个大活人。整座城市仿佛只有他一个人醒着。他不像拉活的,(这么晚了,哪有活啊),更像在兢兢业业地巡视自己的领地。

人力车在一家旅馆前停下,车夫迈上台阶,很响地捶门,一边还喊:“李大哥,有客人。”里面的灯亮了,门开了半扇,店主披件夹克衫探出了脑袋:“进来歇吧。”我们迈进门槛,在厅堂里站住,发现摆了四五张八仙桌,分明还兼作餐厅。店主指指院子里:“后头有的是客房。”他绕到柜台里面拿出个本子,让我们登记。大家把行李搁进后院的客房,心里踏实了,肚子却有点饿了,又走回前头的餐厅,问店主是否有夜宵。店主有点为难:“厨师已睡了……不过,你们若不嫌弃,我给你们切一盘牛肉,下酒。”他从厨房拎来案板与菜刀,架在八仙桌上,又从冰箱里取出牛皮纸包着的一大块熟牛肉,粗枝大叶地切成片:“请用吧。”我们每人又向他要了一碗散装的汾酒。就这样,抿一口酒,伸手从案板上掂一块薄薄的牛肉吃,浑身满口奇香。牛肉居然能做得如此绵软,人口即化,与汾酒的刚烈恰恰形成鲜明对比。

店主见客人吃得高兴,就坐下来聊了几句:“这可是地道的平遥牛肉。算是一道特产。做法非别的地方可比,是以往晋商办酒席时必备的冷盘。好多人来平遥,就为了爬城墙、看票号、吃牛肉。”我们今天来的时间晚了,没爬城墙,没看票号,倒先吃上牛肉了。看来哥几个的口福要远远大于或超前于眼福。管他呢,毕竟也算有福之人。

摊在案板上的一大堆干切牛肉,风卷残云般生扫而空。酒碗也喝了个朝天。大伙意犹未尽地咂咂嘴,觉得没吃够。嘿,就当留点想头吧。这个夜晚真是太有戏剧性了。刚才还在一座萧瑟的空城中瞎转悠呢,转眼就投宿在《水浒传》里的酒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巨大的反差。旅行,能玩到这份儿上才有意思。

趁着酒兴,又参观了一番古色古香的院落,中间有石榴树、金鱼池、影壁,周围都是仿明清式的建筑:二层小木楼,踩着木楼梯上下,嘎吱作响;高高的屋檐下居然还悬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谁说了一句:“这也忒像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布景了?照抄的吧?”店主撇撇嘴:“谁抄谁的呀?我家这祖传的宅院可有四百年的历史了。”我们无心细加推敲他自报的历史是否有所夸张,觉得还是在这神秘的旧宅里睡一觉的。

夜宿西厢房。里面没有席梦思,代之以一席大炕。好!来了山西,睡觉就应该睡在土炕上,哪怕这带有道具性质的土炕根本无法生火(客房里装有空调)。我不禁联想起《西厢记》。这部爱情戏剧发生的地点,即山西的普救寺。离我已不远了吧。女诗人李轻松说过:“比起红楼来,我更爱月下西厢,因为我相信奇迹。”

人出门旅行,私心里都是为了看奇迹的。今夜,众人皆睡我独醒的平遥城,就像一个小小的奇迹。至少,是一般的游客在白天不可能看到的,甚至不曾想象的。我是幸运的。虽然这幸运又是极偶然的。我不仅拿平遥牛肉下酒,也拿这奇特的夜景下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早晨起床,在旅馆吃了碗刀削面,就赶忙去补另外两课:爬城墙、看票号。此刻,平遥城已彻底苏醒了,跟我们夜游的情景相比,完全是另一番模样。到处都是吆喝的、拉活的、兜售的本地人,到处都是东张西望、讨价还价的外来客。一派繁荣气像。这么些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他们使那座空城一下子就满了、活了。

我们夜游的所见,反倒更像一个梦。

逛明清一条街,隔几步就有一家食品店,都挂着“平遥牛肉”的幌子。商贩们在柜台铺开砧板,上置一大坨卤制好的熟牛肉,用白棉布蒙着。见有游客经过,就把布撩开,邀你走近了看。只要你稍微流露出兴趣,即用快刀切下薄如纸张的一片,供你免费品尝。即使生意未成交,商贩也没有不高兴。我们就这样免费品尝了好几家的牛肉“样品”,后来实在不好意思了,每人买了半斤,让卖家切成薄片,用牛皮纸包裹好,边逛边掂起一片放进嘴里,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临行前,又一人买了一大整块,放进特制的塑料袋里,当场在店里的机器上真空包装了。

看来平遥牛肉真是大名鼎鼎。昨夜投宿时听旅馆老板介绍,还以为他在“吹牛”呢。

逛平遥,别的纪念品我都没怎么买,只带回了一大块玉石般有着彤红花纹的熟牛肉,感觉挺实在的。

逛平遥,还有一个不巧的“巧合”。我们是2004年10月16日离开的,回到北京,隔了两天,看报纸,发现这样一条报道:17日下午2点30分左右,位于平遥古城正南门的一段长约15米的古城墙突然坍塌……还刊登了坍塌的那一段城墙的照片。我吓了一跳。要知道,那一段城墙,坍塌的前一天,我还曾高高地站在上面,无比陶醉地品尝平遥牛肉呢。

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被孟姜女哭倒过。平遥的古城墙,是怎么倒的?莫非有谁的眼泪在飞?

受伤的平遥,我很挂念你。你现在,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