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
11266700000021

第21章 “海底东坡肉”:海参

“陆有人参,水有海参”,说的是海参跟人参一样,具有滋补功能。人参是植物,海参是肉体凡胎。进入饮食领域,它们仍有荤素之分。我第一次吃红烧海参时,若闭上眼睛,觉得颇像在咀嚼五花肉。于是,玩笑地将其呼作“海底的东坡肉”。虽然不知苏东坡是否吃过海参。我想他应该有所品尝。他在黄州当官,对当地猪肉赞不绝口;后来流放到岭南的雷州等地,枕山靠海,对生猛海鲜一类恐怕不无兴趣。而海参,早就被封为“海味八珍”之一。馋嘴的中国人,吃遍山珍不算啥本事,接着还会去搜罗海味,一网打尽之后,才觉得功德圆满。虽然并非海洋民族,正因为如此,对海货反倒加倍地好奇。将海参与人参相比,就是这份好奇心作怪。其实,这是让关公战秦琼。

前两天,我刚在北京某酒楼吃到一道海参菜,老板给起了个艺名,叫“一帆风顺”,挺吉利。做法独特,果然把苏东坡爱吃的猪肉与海参搅和在一起了。大低是先将山药和葱剁碎搅人猪肉馅中,加盐拌匀,用少许淀粉抹在海参肚内,并塞人调好的肉馅,接着将塞好肉馅的海参置于盘中,淋上用盐、胡椒粉、姜汁、酱油、料酒调成的汤料,然后在表面封上锡箔纸,上锅蒸熟……吃的时候,撕开锡箔,扑面而来的香气能让人晕倒。我靠住了椅背,定了定神,发现浅浅汤汁里浮现的海参,可不仅仅像顺风的帆船,简直还跟接受检阅的军舰一样威武。一筷子下去,觉得无比的酥软滑腻,嚼起来又不无韧性。

发明这道菜的厨师,是谁?他挺会配料的。海参的价值除了营养之外,还体现在柔韧皆备的口感上,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详加描述。吃的就是这一口!它固然是好东西,但本色并无味,需要靠汤料或配菜的感染,来获得某种滋味。可以据此演绎;肉感的海参,其实是没有灵魂的,必须借助别人的灵感才能生动。譬如这次,喷香的猪肉馅就带给它灵感,使它充实而凝重。它不再是一般单薄的空船,而装满了美味的货物,船本身也就成了信心十足的意象。这道菜名叫“一帆风顺”,象征着风调雨顺、一切平安,既是一种祝愿,又能唤起食客的想象,这与其形象及产地都是吻合的……在我眼中,它更像是来自遥远海洋的“东坡肉”了,如果海底也有一位爱吃肉的东坡先生的话。

做海参菜,调味很重要,要让调制好的味道渗透到海参的每一个“细胞”里。应该蒸(或煨或烧)到熟透为止。否则嚼海参,就跟嚼一块已失去糖分的香口胶似的,没多大意思的。

配料里的山药,也是好东西。从它的名称可以看出,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在中医眼里,山药属于补气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还可治疗糖尿病。由于山药性温味甘,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也很受欢迎,被誉为色、香、味三绝的补益佳品。在这道“一帆风顺”特色菜里,因为有了山药,猪肉馅显得肥而不腻,而海参也沾染上陆地植物的那种清香,也就等于有了灵魂。荤与素的搭配,灵与肉的结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海参是船,猪肉馅是帆,而山药的香气,则是吹在船帆上的不绝如缕的清风。

现在,这艘远道而来、气宇轩昂的帆船,就要在我的嘴唇上靠岸。放心吧,哥们愿意做你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