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11265300000003

第3章

爱好学习的人就接近于智慧了,尽力做好事的人就接近于仁义了,明白羞耻的人就接近勇敢了。

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废耨也。

——《礼记·礼运》

想求得道义却不学习,就好像种庄稼而不除草一样。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礼记·学记》

善于钻研的人,好像劈硬木一样,先劈容易处,后劈节疤坚硬处。

择师,不可不慎也。

——《礼记·学记》

选择老师,必须谨慎。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礼记·学记》

学习的人有四种不当处,教育的人必须知道:人的学习,有的是错在贪多,有的是错在太少,有的是错在对困难估计不足,有的是错在半途而废。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

——《礼记·学记》

不学习摆弄弦索,就不能安弦成曲。比喻学习要从打基础入手。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礼记·学记》

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如同敲钟一样。轻轻地敲击,则小声地响;重重地敲击,则大声地响。比喻回答别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解答中肯。

博学之,审问之。

——《礼记·中庸》

广泛地进行学习,详尽地进行询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玉石不通过雕琢,不会成为有价值的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能懂得各种事理。

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

——汉·刘向《说苑·建本》

仪表五官长得同样端正,但会修饰的人会更漂亮;天资条件一样,而有学问的人会更聪明。

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

——汉·刘向《新序·节士》

没有钱财叫做贫寒,只学习却不会实践叫做弊病。

废学者断织。

——汉·刘向《列女传》

中途辍学的人,就如同织布被斩断了线一样。

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治。

——汉·刘向《说苑·建本》

学得杂乱而且不按照一定的准则,就会养成坏毛病并且难于矫正。

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亲近贤者并向他请教学习,必定会增长自己的德行。

不好问询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不善于请教别人,这就是砍断了智慧的根本而堵塞了智慧的源泉,还凭什么立身于世呢?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汉·刘向《说苑·建本》

人经过学习会增加才智,刀通过磨砺会更加锋利。

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

——汉·刘向《说苑·敬慎》

既聪明、又有才干却又有几分愚笨的人,收获将更大;广听多记但又带几分浅薄的人,知识一定广博。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

——汉·刘向《说苑·建本》

人们都明白用食物医治饥饿,不明白以学习医治愚蠢。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汉·刘向《说苑·建本》

年少时而喜欢学习,就像刚升起的太阳那样灿烂;壮年而喜欢学习,就像中午的太阳那样旺盛;老年时而喜欢学习,则若像点着蜡烛那样的光亮。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汉·韩婴《韩诗外传》

学习不停止,直到生命终才肯罢休。

剑虽利,不砺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汉·韩婴《韩诗外传》

刀剑虽然锋利,但不磨就无法砍断任何东西;人的天赋即使很好,但不学习就不能有所提高。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汉·韩婴《韩诗外传》

没有能力就学习,没有学问就请教,即便有了学问,也要懂得谦让,然后才能算做有知识。

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

——汉·韩婴《韩诗外传》

不努力学习而喜欢空想,即使知道一点东西也不会很多。

日有光,月有明,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矇。

——汉·扬雄《法言·修身》

太阳、月亮都有光明,三年不看太阳,眼睛就会瞎;三年不见月亮,视力就会衰退。比喻人不学习就会退步。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汉·扬雄《法言·学行》

经过学习来锻炼自己,通过思考来加以精练,依靠朋友来纠正,以名誉来提高,依靠不断努力来完成,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擿埴索涂,冥行而已。

——汉·扬雄《法言·修身》

盲人用手杖捣地探索道路,就好像夜间走路一样。比喻学习没有好的方法,就如同暗中摸索,不易成功。

呱呱之子,各识其亲;诜诜之学,各习其师。

——汉·扬雄《法言·寡见》

哇哇哭的小孩子,都认识各自的亲人;整天争论不休的学生,各有各的老师。

务学不如务求师。

——汉·扬雄《法言·学行》

致力于求学不如致力于拜求一个好老师。

夙兴以求,夜寐以思。

——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早晨起来学习,夜间睡时再加以思考。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

努力学习,以古明今,善于根据实证,求索真相。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普通的玉不经历雕琢,就表现不出美丽的花纹和图案;有才能的人不刻苦学习,就不可能具有好的德行。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

——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即使十户人家的小村落,也会存在忠实可靠的人;三个人在一起行走,一定会有我的老师。

有国者选重而任贤,学者博览而就善。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掌握权力的人要擅长选拔人才,加以重用;有学问的人要博览群书,学习有用的知识。

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时损功。

——汉·桓宽《盐铁论·殊路》

学习上假若没有内在的功夫和自身的努力,即使有再好的老师和友善的朋友,也好像在油脂上画画和冰上雕刻,浪费时间,徒劳无功。

莫不知学问之有益于己,怠戏之无益于事也。

——汉·陆贾《新语·资质》

无人不知道学问对自己有好处,懒怠嬉戏对事业没有益处。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汉·郑玄《诗谱序》

甩开纲绳网眼则会都张开,解开卷轴各篇文章都看到了。比喻理解了基础知识,学习就会一通百通。

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人们不可能去学驾驭龙的技术,而要学习驾驭马的本领。比喻学习要注重实际应用。

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之也。

——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人们都知道学习对自己有益处,但却不能坚持下去,这是由于不认真的原因。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常常说没有时间学习的人,就是有了时间也不能去学习。

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有知识的人如果无所追求,那么就比不上愚笨但爱学习的人。

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凡是想要建功立业、发扬道德的人,学习是最好的办法了。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人必须求师学习。

博学多识,疑则思问。

——汉·王符《潜夫论·叙录》

广泛地学习增长知识,有疑难问题就向别人请教。

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成饭也。

——汉·王充《论衡·量知》

人如果不学习,就如同谷秧还没成粟米,粟米还没有成饭一样。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汉·王充《论衡·效力》

如果人有了知识和学问,那么就能成为有能力的人。

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

——汉·王充《论衡·问孔》

凡是做学问的方法,不怕没有才能,只怕难于和老师论辩问题,寻求正确的道理,辨明是非。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汉·王充《论衡·实知》

人的能力有高有低,懂道理、有知识是经过学习得来的。只要学习就会积累知识,不向人请教就什么都不懂。

夫谷未舂蒸曰粟,铜未铸铄曰积石,人未学问曰朦。

——汉·王充《论衡·量知》

谷没有经过舂蒸只能叫做粟,铜没有经过烧炼以前只是一堆矿石,人不学习就没有见识。

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

——汉·王充《论衡·实知》

不用眼睛观察却用嘴去询问,就无法学到更多的知识。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汉·王充《论衡·实知》

不学习不请教就能懂得事理,这是古往今来没有的事。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汉·戴德《大戴礼记·劝学》

从远处观察才会有光彩的人,是因为只从外表上进行了修饰;然而越接近观察越显得光亮的人,是因为通过学习有了知识。

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

——三国·魏·徐干《中论》

每天温习学到过知识就不会忘记,自我勉励就不会落后。

嘉膳之和,非取乎一味。

——三国·魏·徐干《中论》

好吃的饭菜,不是只由一个味道组成的。比喻做学问要涉取广泛。

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

——三国·魏·徐干《中论》

站在那儿思考向远处去,不如快点走到目的地;昂着头向别人说要飞了,不如修整翅膀的收获大;不与别人交往却又希望有学问,不如去勤奋学习从而实现心愿。

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三国·魏·徐干《中论》

明确的奋斗目的,是求学的老师;自身的天资,是求知的学生。对于学习,不怕自己的天资不好,而担忧自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从事学习的人无数个,真正有成就的却没有几个,所以君子必须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有才能必须认真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经过学习就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没有志向学习也无法获得成功。

成功于千载者,必以近察远;智周于独断者,不耻于下问。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刘传》

能够成就千载功业的人,必然能从眼前而看到久远;聪明、细密又有决断的人,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学而不思,则疑阂实繁。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有很多疑惑障碍。

虽云色白,匪染弗丽;虽云味甘,匪和弗美。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

白色的东西不染上颜色,就不绚丽;味道是甜的东西不和其他的味道调配,就不会香甜美味。比喻学习必须兼取各种所长。

为道不在多,自为己有。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追求学问不在数量多,而在于如何将它变为自己的东西。

合锱铢可以齐重于山陵,聚百十可以致数于亿兆。

——晋·葛洪《抱朴子·尚博》

把微小的东西合拢在一起可以比山陵还重,把不大的数目聚集起来可以变成亿万的大数。比喻知识应不断积累。

无术学则安能见邪正之真伪?

——晋·葛洪《抱朴子·崇敬》

没有学问,怎么能够辨别邪正真伪呢?

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求习要多问并体会它的要点,要多看并选择正确有用的东西。倘若只钻研一件事情,那么是不足依靠的。

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

学习要赶早开始,等学到了精专水平,习惯与天性一起成熟,就会如同自然生成一样。

华衮灿烂,非只色之功。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华丽耀眼的古代礼服,并非只用一种颜色的线缝着而成的。比喻学习应当广博。

夫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

不经过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如同捕鱼而没有网一样,心情虽然急切但也决不会有所收获。

人知药理病,不知学理身。

——晋·葛洪《抱朴子·勖学》

人们没有不知道药可以治病,却不知学习可以陶冶自己的身心。

都人冶容,不悦西施之影。

——晋·陆机《演连珠》

国都里的人虽然都模仿西施的样子修饰容貌,但是却不喜欢西施的影子。比喻学习不要只学皮毛,而要学习精神。

人之学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

——晋·杨泉《物理论》

人的学习好像口渴后去喝河水或海水一样,大口喝得到的就多,小口喝得到的就少。

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晋·王嘉《拾遗记》

人喜欢求学,即使死了精神还在;不喜欢求学,虽然活着,却称之为没有灵魂的尸体。

蜜蜂以兼采为味。

——南朝·宋·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蜜蜂由于兼采百花,因此酿成的蜜才香甜。比喻求学问应当广为涉猎。

学之不讲,是吾忧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学习不讲究钻研,是我所忧虑的。比喻做学问一定要努力勤奋,严格要求。

学不厌博。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学习知识不厌烦广博。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无,以就懿德。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列女传》

人积累学问,应当每天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以养成良好的品德。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积累学问好像储藏珍宝一样,通过明辨事理来丰富自己的才能。

博见为馈贫之粮。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广博的见解和知识是赠给贫乏的人的宝贵精神食粮。

表里相资,古今一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

学习和天资相辅相成,古往今来一切著述的人都是一样的。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知识是无限的。

贲园奚足慕?下惟故宜遵。山成由一篑,崇积始微尘。

——南朝·宋·谢惠连《读书》

装修得很美丽的花园有什么可羡慕呢?专心治学的精神才是值得学习的。大山是由微小的尘土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非学之难,解学难也。

——南朝·梁·陶弘景《发真隐诀序》

一般学习并不难,深刻地钻研理解所学知识才是最难的。

理重事复,递相模效。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

道理事实重复,互相模仿抄袭。比喻要注重创新。

人不涉学,犹心之聋盲。

——北齐·刘昼《刘子·崇学》

人假若不学习,就好像思想上的聋子和瞎子一样。

修以学艺,犹磨萤雕刻也,金玉之磨萤,自美其矿璞。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治学如同研磨雕刻一样,金玉经过研磨之后,就会比在矿石里的时候美丽。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学习如同种树一样,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讲论文章就像春天开花一样,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犹如秋天结果。

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不要用有学问的多少去跟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家的富贵相比。比喻有学问才是真正的富贵。

君子之学进于身,小人之学进于利。

——隋·王通《文中子·天地》

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在于改造自己,而品德低劣的人学习则是为了谋取私利。

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

——隋·王通《文中子·道德》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通过精神听讲,中等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心听讲,下等的学习方法是通过耳朵听讲。

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

——隋·王通《文中子·中说·魏相》

不广泛涉猎,因此有收获;不杂乱无章地求学,所以能透彻理解。

容体不足观,勇力不足恃,族姓不足道,先祖不足称。然而显闻四方,流声后胤者,其唯学乎。

——唐·魏征《隋书·儒林传传论》

容貌、体态没有必要看得太重,勇敢、力气不值得仗恃,出身门第不值得称道,祖辈的光荣也不值得自己炫耀。能够使名声传于四方、影响到后代的,只有学术上的成就。

君子下学而无常师,小人耻学而羞不能。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

品德高尚的人肯于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所以没有固定的老师;品德低劣的人则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不愿意向别人请教。

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杜甫《咏怀古迹》

文章才华和博学高雅的风度也可以做我的师傅。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学习不是探索花朵,而是寻根究底。

妙语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