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11264500000016

第16章 文明礼仪规范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称誉。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和睦谦逊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注重伦理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已被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而确定下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群伦理关系的特殊关注,不仅体现在中国社会伦理思想的内容丰富,而且也体现于礼仪系统的完备。

礼的产生非常遥远,据考证,卜辞中的“礼”字像是用两块玉盛在器皿中去做供奉,表示对先祖或鬼神的敬意。可知,“礼”最早产生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至夏商两代,这种敬祭之礼被逐渐引入尊卑贵贱的宗法体制中。周代为了限制等级的僭越,维护统治秩序,更制定了详尽的礼制礼法。中国礼仪文化从此时起就已经基本体系化,大如天朝官制,法规律令,小如容貌衣冠,坐卧行止,都有明确规定。

“礼”的内涵非常丰富,从最早的祭祀活动,到宗族制度中的行为规则,又发展为区分尊卑贵贱亲疏等级的严格的礼法,并进一步由宗族内部扩展到政治生活中,形成了尊尊亲亲一整套严密的礼制,成为确立维护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因此,“礼”既是一种政治制度,同时在治理社会中又具有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意义和功能。除此之外,那些为准确体现“礼”的内容而制定的繁多仪式,以及在日常坐卧行止中,区别尊卑等级、和谐人际关系的礼节规则,也都容纳在“礼”的内涵之中。

严格地说,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则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不同的“礼”有不同的形式。“礼”是“仪”的标准,“仪”则将“礼”具体化、形象化。

“礼”的内容包罗万象,本篇“文明礼仪规范”侧重选编上述内容中礼的仪式及日常生活的礼节规则。

中国古代的礼仪内容十分复杂,一般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称为“五礼”。吉礼,是指有关祭祀的典礼,列在“五礼”之首。凶礼,是有关丧葬的仪礼,也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等等。军礼,是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包括校阅、出师、献捷、田猎等活动时的礼仪。宾礼,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各诸侯国之间的聘问和会盟时的礼节。嘉礼,是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为庞杂的一种礼仪,它涉及到王位承袭、宴请宾朋、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大致包括冠礼、婚礼、射礼、宴礼、立储等。

总之,“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礼仪”的种类和形式也非常繁多琐细。本篇抛开了古代对“礼仪”的类别规定,从今天的社会时代出发,对所选“礼仪”内容进行了新的分类。

“文明礼仪规范”篇所选条目的大致内容包括:一、“尊老敬贤”之礼。提倡安天下之父母,尊天下之有德,对于老者、长者必养必敬,对于德才之贤必重必举。二、“待人接物”之礼。要求人们待人应以诚敬为本,责己以严,待人以宽,入乡随俗,礼尚往来。三、“仪态言谈”之礼。主要是教给人们仪容可观,言行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四、“庆典婚丧”之礼。主要是在贺庆、吊丧中需要注意的礼节,以及主张丰俭合度的思想观点。五、“交友择朋”之礼。主要讲在交友择朋中应以信义为本,以正直忠告劝导朋友,与朋友患难相济。

1尊老敬贤

中国社会,自原始时代以至封建制时代,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故在家庭之内尊祖、尊父,在社会上尊长,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故敬贤就成为一种社会的要求。年以齿尊,贤以德叙。家有老,世有贤,在古人眼中乃是国之祥瑞。古代这种尊老敬贤传统,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氛围和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的尊老敬贤之礼,都有名目,而且在举手投足、言谈揖让上有一系列繁琐的规定。这些规定,是适合于当时那个时代的,对于今天来说,有些规定则显得迂腐不堪。我们继承传统的尊老敬贤之礼,不是要恢复古人尊老敬贤的繁文缛节,更不是要效仿其跪拜周旋,而是要继承传统礼仪中尊老敬贤的内在精神和有益的礼仪规定。基于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我们选编了这些有积极内涵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尊老敬贤之礼是把尊老与孝亲、敬贤与尚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老者、长者,必养、必敬、必让、必安;对于贤者,必重、必尊、必举、必任。传统尊老敬贤之礼,把能否尊老敬贤看成是一个人是否有仁德、是否有修养的标志。它提倡尊老敬贤的目的,在于安天下之父母,尊天下之贤德,形成厚重亲和的社会氛围和有序的社会伦理关系。但这些材料毕竟是古代社会伦理观念的反映,其中有些礼节是过时的,应注意辨别、剔除。

2待人接物

传统的礼仪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而有关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又是礼仪文化中极有分量的部分。

有关待人接物的交际规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作为维护社会正常人际关系的经验结晶,许多古老的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在今天社会生活中仍以各种形式发生着作用。继承发扬这些传统的礼节文明,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好社会人际关系,培养人的文明素质,有着直接现实意义。但应当注意,在中国古代,许多待人接物的礼节要求,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的,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其阶级性。选择条目时,我们舍弃了那些已完全不适应当今时代的繁文缛节,以及明显为剥削阶级等级贵贱制度服务的礼节规范,着重选取了一些在今天仍具有普遍意义、积极意义的待人之礼。

具体内容主要有:一、待人要恭敬热诚。对一切人都要礼让尊重,对老者长者、残疾之人尤为如此;不应以伪善取悦于人,更不可以富贵骄人;恭敬人还要做到入乡随俗,尊重他人的喜好与禁忌。二、待人要和善宽容。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与人为善。三、要求礼尚往来。有来无往是有失礼节的;得人恩惠必定回报,以德报德,以直(公正)抱怨。

3仪态言谈

一个人的仪态、仪表,是其修养程度、文明程度的标志,所以传统道德对其十分重视。传统道德认为,有美好的仪表仪态,举止庄重,进退有礼,仪容可观,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威严而获得他人的尊敬,而且还有助于进德修业;不仅有利于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而且还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传统道德对于人的容貌、颜色、视听、坐卧、行止、饮食、衣冠、周旋揖让等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本节所引的这方面的材料,虽然不免有些繁琐,但对于今天个人仪态修养来说,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传统道德在个人仪表上的种种规定虽然琐细,但也不是无章可循,毫无用处的。简而言之,传统的仪表仪态规定,是受以下原则支配的:其一,个人外在的仪表仪态要以内在的德行为本。有诚敬之心,才会有庄重、恭谨之色。忠信形于内,感动才能应于外。否则,个人仪表仪态的修养就会流于虚伪。其二,内在素质与外在的个人仪表仪态的文饰要配合得恰到好处,既不能只讲朴实而不要外在的仪表仪态的修养,也不能只讲仪表仪态修养而压抑或扭曲个人的天然素质。这就是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个人仪表仪态的礼仪修养要以“中庸”为原则,不可过,也不可不及。这就是所谓“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如果拘泥于仪表仪态之节,而丧失了生活中的欢乐和人际间的亲密融洽,也就是违背了传统道德的宗旨。所以,古人在讲庄敬以修礼的同时,也讲配乐以合群。应该说,这三个原则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传统仪表仪态和言辞谈吐之礼中,涵蕴着一种对己、对人的高度负责精神,很值得继承。但是其中也有一定的明哲保身的消极因素,这是在学习时所应注意的。

4庆典婚丧

婚丧庆典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其礼节仪式规定得格外详尽周密。从服饰、神态、器皿,到规格、程序、方位,都有整套的讲究规定。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婚姻关系,因为它是扩大延续家族,实现传宗接代使命的重要环节。而丧葬作为礼仪中的“凶礼”受到特殊关注,其社会基础主要源于对“孝”的伦理的推崇。隆重、严肃而又充满人伦情理的丧葬之礼,实际上是对“孝”的最后延续和具体展示。换句话说,中国古人特别强调通过各种隆重周繁的外在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人伦、尊卑关系及重大事件的内在态度。

大致内容如下:婚庆应当丰俭适当,不可铺张浪费;丧葬之礼要求人们从内心到外表都应敬肃而哀;宴庆饮席上不要失仪失礼。

5交友择朋

“交友择朋”是人生一大题目。古人把它提高到“五常”之列,已足见其重视。有关交友之道,古人谈论的不少,但大多散见于文史、理论著作之中,有的是在纵横思想、阐发哲理中有所涉猎,有的则在史实叙述中偶有提及。

大致分四个方面:一、信义为本;二、择曾避恶;三、相互责善;四、患难共济。

古人十分注重交友,主张交友择朋要“以义相合”,重神交而贵道合,“志不同则不强求”。交友应交“直谅多闻”、“拾遗斥谬”之友。朋友间要互为“诤友”,人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朋友之交,要以诚相待,见朋友有缺点一定当面指出,不能“面从而背憎”,更不能放弃原则而去一味迎合朋友的错误。朋友间应“相知”、“相信”、”恭敬忠信”、“狎而不慢”。古人特别强调对朋友的选择,不能“以利为朋”,以势为盟,如此则“利穷则散”,“势倾则绝”。以义相合,以诤相交,才能同忧乐,共贫富,做到“生无请言,死无托辞,始终一契”。

总之,古人交友之道既是在长期处世为人中积累提炼出的经验,又是传统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折射,对于我们今天处世待友很具指导意义,但时代的烙印及在今天的运用还待读者进一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