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11264500000014

第14章 职业道德规范(2)

作为古代“四民”之一的“士”,是社会上的一个占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的阶层。《汉书·食货志》中说:“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日土。”农、工、商都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阶层,或者依靠自己的体力劳动,从事工业和农业生产,或者从事社会产品的交流,以经营商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士”则和他们不同,其所从业的特点,是要“学以居位”,就是要以自己的知识来谋取一种谋生的职位。在春秋时期,“士”多为卿大夫的家臣,大多以统治者所给予的一定俸禄为生,有的也有食田,有的还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春秋后,“士”逐渐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通称。

中国传统道德对“士”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求对于所学得的知识,必须践履实行、加强自身修养;同时,“士”要有弘毅远大的志向,要有自己的气节;最后,从最高要求来说,“士”在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危难关头,应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从而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士”和“君子”从某些方面看,意义有交叉的地方。一般来说,“君子”是在达到“圣人”、“贤人”之前的一种理想人格和道德境界,主要指当时社会的统治者和所谓有道德的人。在有些情况下,又兼知识分子中具有道德的人,包括一部分“士”在内,即所谓“士君子”。

4民德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历来重视民德教化,把勤、俭、自强等道德规范列为民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先秦时期成书的《左传》中,就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提法。战国时期的荀子则认为,农民应当尽力勤奋地耕作,商人应当用他们的智慧去赚钱,百工应当用他们的技巧勤勉地制造工具。农、工、商等各种职业的人勤作而不楛,财富就不会匮乏,天下就可以兴旺发达。所以要告诫农民慎守农时,爱惜光阴,不是年老体衰不应停止劳动,不是患病不应怠倦休息,不到死不得弃舍农事。在剥削阶级社会,这些教导人们应当勤勉的道德规范有愚化工农、强化封建统治的性质,但其中也有劳动者本身应有的道德品质,这一方面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节俭”也是中国古代典籍中常见的德目。“农以耕桑为本,而勤俭又耕桑之本。”规劝从事农桑的人,应当勤劳而又节俭,要懂得用天之道,资人之力,兴地之利,不到适当的季节不得伐木取材,不得割草烧灰,不得捕取鸟兽。婚丧嫁娶时不要大摆酒席。农事大忙时不要大兴土木,以影响五谷粮食的生产。五谷是民之所仰,君之所以为养,食不可不务,地不可不力,用不可不节,而且天时丰歉无常,应当有所储蓄以防灾年,等等。

在民德中,“自强”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条道德规范,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生存和发展,不自强就必然贫困;自强不息是衣食足的必要条件,不自强就必然受冷挨饿。所以自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而且是决定人生命运的一种力量。不但男子要自强,而且妇人也要自强。在私有制的社会制度下,虽然自强不一定能致富,但人生要自强,还是应当坚持的。

中国传统民德中有许多内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值得继承和借鉴,但有些因时代之局限带有天命、迷信的色彩,望读者加以分析与鉴别。

5商德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商人和商业事业步履艰难,道路崎岖坎坷。但此间闪耀着智慧之光的商业伦理文化和商德,有不少被载入了史册,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勤”、“俭”是最早形成、也是最受重视的传统商德。所谓“持心不苟”,“俭约起家”,“以忠诚立质”,“以勤奋敬业”,都是指要以勤俭为本。随着商业的发展,又出现了“价实”、“货真”、“量足”、“守义”等商业道德规范。

“价实”,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要合理公道。“市不豫贾”,“市不二价”,“公市不豫”,都是经商者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也是商业信誉的标志。

“货真”,就是要求经商者不售假货、劣货。“贾羊豚者不加饰”,“布帛挟精粗不中数,幅广不中量,不鬻于市”,都是“货真”的具体规范。要求商贾必须为顾客的利益着想,在买卖中没有欺诈行为,做到“童叟无欺”。

“量足”,就是要求经商者不克扣分量,计量必须准确。“平衡铨、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就是要求量足公道。市场计量准确公道,顾客就会心悦诚服,经商者也会因此受到褒扬和获得信誉。

“守义”,就是要求在经商中信守道义,先义后利,不做亏心的买卖,并做到“一诺千金”,即使不订立书面契约,一语既出就忠守信誉。要遵循“守义”的商业道德规范,就必须贯彻“诚”的原则,“非诚贾不得食于贾”,不是诚实的商人就不能靠商业谋生。

遵守上述商业道德规范的商人,才称得上是“廉贾”、“诚贾”。廉贾不但可以赢得褒奖和荣誉,而且从长远看,他通过薄利多销还会比贪贾赚得更多的利润,所以有“贪贾三之,廉贾五之”之说。一些廉贾由于经商有方且精明能干,发了大财,于是资助教育和慈善事业,置义田,收贫乏,修路造桥,资助家乡的公益事业,被后人传为佳话。

不过由于商德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如“市不二价”,在当今看来已失去现实意义,但其内涵是要求在买卖中不应有欺诈,价格要公道,这仍有积极意义。类此情况望读者进行鉴别比较。

6师德

师德,即为人师者之德,它是我国传统职业道德中的重要一支。但由于教师在我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师德就不仅仅指教师个人品德和才智学识的要求,而且上升到劝君臣、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师德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一、国家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培养工作,老百姓将“师”与天地君亲并举,决定了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历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十分强调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专注投入。二、中国传统师德注重严以律己、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如“道问学”),又要扶植品德(如“尊德性”)。因此,教师本人要说到做到、起模范作用;更要督促、规范弟子的性情、品质,注重学文与践行的一致,培养全面的人。三、中国传统师德提倡教育的普通性和平民性,教师对贵贱者要同等看待,应因材施教,而非因富、因贵施教。四、主张教学相长。教的过程不仅是启发、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鼓励教学中的超越和突破。这些内容对今天的师德修养和教育实践,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7艺德

艺德是指从事文学、戏剧、音乐、绘画、书法、杂艺、舞蹈等艺术工作的职业道德。中国传统艺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注重人品(指艺术家的人格品质)与艺品(指艺术作品的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甚至有人提出“人品即书品”、“人品即画品”的命题,主张人品与艺品的同一。在艺术评价中突出地表现出审美伦理化的倾向,把伦理道德提升到至上的高度,强调艺德是从艺人员应当首要考虑的问题。“学画者先贵立品”’“诗品出于人品”,“心正则笔正”,“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这些思想尽管有些说法过于绝对化,但它倡导从艺人员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完善人格,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二,强调艺术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唤起从艺人员的职业良心和道德责任感,要求从艺人员通过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服务于民众和社会,以此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文章经国之大业”,“文须有益天下”,“为文者,必当尚质抑淫,著诚去伪”,都是要求文人、艺人以扬善抑恶,纯人伦,美教化为己任。

第三,提倡崇尚学问和刻苦学艺,努力提高技艺的精神。强调从艺人员必须献身于自己从事的艺术事业;必须“收敛身心,令入规矩,使心细而不粗”;必须提高艺术修养,“广之以圣哲之学”,以“绝虚凝神、心正气和”、“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气概投入到艺术实践中去。

艺德涉及的领域比较广阔,就艺术的各个领域来说,各有其特殊活动内容和方式,因而在道德要求上也各有其特点。这里说的只是艺德一般特点的几个主要方面,其他更具体的特点,还可以依据各艺术种类的特殊性加以概括。

8医德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传统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历史而产生的关于医疗道德的学说,不仅被贯彻在古代医学家的医疗实践中,更被录之于诸多医学典籍中,经历代人的升华及提倡,成为我国传统优秀伦理道德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节从浩繁的医学典籍中选取关于医学道德的论述,从“医道”、“医规”、“医术”三个方面阐述了为医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医道”主要论述了学医的目的,及医生的道德准则、思想修养。从传说中神农、炎帝“尝百草之滋味”“以疗民疾”,到明代大医家李时珍涉猎群书,搜罗百氏而成《本草纲目》,其中皆突显出古代医学视医为“仁术”、“医道以济为良,以愈疾为善”的优良传统。“医规”重在强调为医应具有的服务态度、医疗作风。从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的“疏五过”、“征四失”等篇章,到陈实功《外科正宗》中提出的“五戒十要”,既有对阿谀欺诈、贪幸求利之“庸医”的批判和鞭挞,同时还具体提出了“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等医德规范的若干条例。“医术”集中阐述了作为一个医生要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对“古今前贤书籍及近世名公新刊医理词说,必寻参阅以进学问”,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