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11259400000055

第55章 豁然开朗

“豁然开朗”原形容眼前一下出现了开阔明朗的境界。后比喻忽然领悟了某种道理。

此典出自晋代陶潜《陶渊明集·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东晋时候,有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姓陶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陶渊明虽然出身士族,但家世早已败落了。他青年时代怀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再加上为生活的贫困所迫,曾经几次出仕。可是因为不肯与士族社会同流合污,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于四十一岁弃官,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

因为那时候战乱不止,人民十分渴望安定。陶渊明受到这种愿望的感染,在五十七岁时,作了《桃花源》一诗并为此作记。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假想一个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那个地方刚进去时很狭窄,仅仅可以通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豁然开阔。原来,这是一个山清水秀,鸡犬相闻,竟然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