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事明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11259400000113

第113章 亡戟得矛

“亡戟得矛”比喻得失相当,或得失并不当。也用来比喻众说不一。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齐国与晋国打仗,平阿的余子丢失了戟拾得了矛想回去,又害怕回去,因此徘徊不定,接着他便问路人:“亡戟得矛,可以回去吗?”路上的人对他说:“你太机械了,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了兵器,又拾得兵器,怎么就不可以回去?”余子走了几步,又犹豫起来,不知到底是回去的好,还是不回去的好。这时正遇上叔无孙骑着马走来,他便上前拦着马问道:“今天我出战,丢了戟,拾得矛,可不可以回去?”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也不是矛,丢了戟,拾得矛,怎么能以拾矛来抵消失戟的责任呢?”他听了这话后就又不敢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