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意思是,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吹刮,使它摇动。人们用它比喻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往往相悖,所谓事与愿违。
此典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吾失之三矣!少而好学,周游诸侯,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春秋时,孔子外出游历,在路上听见有人啼哭,哭声非常悲痛。孔子说:“追上去,追上去!前面有贤人在哭泣。”近前一看,原来是皋鱼,他身穿粗布衣,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把车停下,同皋鱼交谈起来:“先生莫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痛呢?”皋鱼回答:“我有三个过失!年轻时喜欢求学,遍游诸侯各国,可是等到回家的时候,我的双亲已经去世,这是第一个过失;自命清高行事傲慢,不愿事奉昏庸的君主,以至岁月蹉跎,岁数很大了却没有任何成就,这是第二个过失;与朋友交谊深厚却中途绝交,这是第三个过失。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子女想孝敬双亲而父母却过早去世,一去不复返的是岁月年华,不能再相见的是去世的双亲,我要从此与世人永别了。”说罢一下子形同枯木,死去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这些话,它足以作为自己的鉴戒了!”于是,有十三名弟子辞别孔子,回家侍奉父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