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实用节日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11256800000005

第5章 汉族节日(1)

汉族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共104248万余人(1990年人口普查),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由中国古代华夏族同其他民族逐渐衍化,融合而成。从汉代始,称为汉族,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

汉语属汉藏语系,分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7大方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早在远古时期,汉族就创造了文字。通行的方块文字,是从4000多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和商周金文演变而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有计划地进行文字改革,简化汉字,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在全国逐步推广普通话。

汉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历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以孔子、老子、墨子等为代表的诸多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各种学术流派的成熟,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至汉武帝时,由于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了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自然科学方面,汉族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最早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在文学创作方面,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均享有盛名。汉族的绘画、书法、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也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在中华民族和世界的文化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汉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饮食注重烹调技术。衣着服饰,历代都有发展变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曾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化了的以包办、买卖为主要特点的封建婚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家长制,建立了新的婚姻制度。汉族以注重礼仪、尊长爱幼为美德。

春节

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春节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通常说的过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因为改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年,才将旧历元旦改称春节。

进入腊月后,天寒地冻,农活较闲,人们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开展各种喜庆活动,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届时,市场上年货充盈,卖年画、窗花、鞭炮、灯笼、脸谱、春联以及节日食品、用品等,人们摩肩擦踵,货摊一个挨一个,讨买叫卖,热闹非凡。

在几千年形成的节日习俗中,像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渐被淘汰。其他像贴春联,挂年画、贴剪纸等习俗沿续至今,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

过春节时,人们互相问好,祝福吉祥如意。先是晚辈给长辈拜年,然后到亲朋好友家贺年。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平日很少有机会攀谈。春节期间的拜访,成为人们彼此增强感情,联络情意的好机会。

初一破晓,北方人家家户户吃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仁、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的人表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长寿等。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粘面做成粘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馒头。南方是头几天淘好米,名叫“万年粮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粮。

年糕也是汉族过新年的必备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各地作法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粘糕最为著名。北方则吃白糕饨或黄米粘糕,西南少数民族习惯吃糯米粑粑。

春节期间,各种群众自娱活动很多,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的室内和门上贴上彩画和春联。

舞狮的活动也很普遍,这是中国一项传统的民间节日体育活动,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民间舞狮一般由两人扮一头大狮子,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子,另一个扮作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或翘首仰视、或回头低顾,或回首匍匐,或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踩高跷也是我国许多地方流行的另一种节日舞蹈形式。一个个化了妆的人,脚踩三、四尺高的木跷,手持各种道具,进行集体对舞,或三人起舞,或以哑剧的方式,表演某一段戏文。精彩的表演往往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南方过春节还要举行花市。为了迎接年宵花市,人们在春节前一月就开始准备。到了花市那天,各种鲜花布满花市,任购者挑选。人们大多都要买一束鲜花装点自己的居室,增添节日的愉悦。

敬水节

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万石山一带的民间节日。每年正月初一举行。

传说有一年万石山来了个大嘴妖怪。第二年第三年又分别来了个大肚子妖怪和大鼻子妖怪。它们使井枯水干,人们生活走投无路。这时,一个叫戈汉的小伙子,在一位红衣姑娘的帮助下,历尽艰辛,除掉三害,使万石山重新恢复生机,枯井重新冒水的日子正好是大年初一。为了感谢二位恩人,万石山的人用清澈的井水,沏上香茶,敬给后来成婚的戈汉和红衣姑娘。此俗延续至今,每年不辍。到了敬水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打着火把,到井边去打水。先烧上三柱香,再焚化纸钱,然后燃放鞭炮,便表明这一家已经过了节,向水神买好了水。

米线节

云南玉溪地区民间节日。每年从正月初二开始,二月初八结束,所以又叫“二月节”。过节时,人们将土地爷从庙中请出来,到各村巡游祭祀,祈求土地爷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土地爷到达某村的日子,即为该村的“米线节”,全村欢腾庆祝,以米线(一种类似北方面条的食品)招待亲朋好友。至二月初八,土地爷巡游完又被送回庙时,过节活动达到高潮。

万荣祭祖节

流传于山西万荣县一带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过节。

当地流传旧时县城西部杨李村,有位令狐氏。他的十子百孙密谋造反,不慎事情暴露,皇帝大怒,派兵抄斩。结果家中大多数人被杀害,只有个别人幸免逃往高家庄一带,并改姓为张,得以生存下来。他们为了祭祀被杀的祖先,每到农历正月初二日,也就是祖先遭难的那天,便举行祭祖仪式。遂相传形成节日。届时,家家户户设香案,点香烛,长跪拜,祭亡灵。此节至今依然,少有流行。

立春节

人们为庆祝立春而举行的节日活动。流传于汉族广大地区。无固定过节日期,依节气而逐年变化。有时在春节前,有时在春节后。据载,早在周朝时就有以土牛庆祝立春的活动,至明清两朝更为热闹。为了过节,各州府事先都制作好泥塑的芒神和春牛。立春这一天,官府带领迎春的队伍,浩浩荡荡来到事先准备好的芒神亭和春牛台。人们吹着牛角号,唱着“青阳曲”,舞动羽毛仪仗,跳着“云翘舞”,隆重地举行迎春仪式。在京城,皇帝也要率领大臣亲自到皇田里扶犁鞭牛,以示榜样,并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鞭打春牛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鞭打春牛的人们站立的方位很有讲究:立春在元旦(即春节)前,则站在牛前,立春在元旦后则站在牛后,元旦恰逢立春,则取其中而立。鞭春人所站的方位,象征着这一年季节到来的早晚,以便让人们及早做好耕作准备。至今,在北方各省(如河北等地),还有打春牛的习俗。

立春节时,人们普遍要吃春饼和春卷。立春节的庆祝活动,各地区形式繁多,大同小异。

迎傩神

湖北荆州一带汉族民间宗教节日。节期长达半月左右。迎傩神,意在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事事如意。

春分前一天,人们从柜子里取出傩神,一个个摆在神架上(各地所供傩神数目从3到8个不等)。过节时,全家男女老少依次向傩神施礼跪拜,祈祷消灾免祸,平安度日。另外还有数十人出巡,边歌边舞。歌词长短自定,一人领唱众人和,曲调为民间较凄婉的一种。如两个人手端彩盘引来一头彩狮,一个人间:彩狮从何来?一个人答:从凉州来。之后两人同时向西而望,面目悲泣,唱出恋乡歌曲。歌舞之后便是送神,鼓乐齐奏,众人叩首,使节日达到高潮。此节日明崇祯年间已不多见。其情景明末贡生、清初顾景星《乡傩诗》中有记载。

做大岁

福建省莆田市一带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于正月初二至初四举行。相传,明嘉靖四十年十一月间,倭寇侵犯福建莆田(原名兴化),一路烧杀掠夺,城中百姓死伤无数。第二年正月倭寇才撤兵。农历二月初二那天,逃难的人回来无不泪流满面。相互安慰。然后庆贺光复。因为逃难家家都没过大年,人们便决定初四之夜补过大年。后来为了牢记那段惨痛历史,民间相约把正月初四订为“大年夜”,叫“做大岁”,把正月初二订为“探亡日”,当地人讲究这天不串门,以表达对遇难亲人的哀悼。但只要初一到亲友家拜过年,初二也就不忌讳了。

五忙日

民间俗称“破五节”,是旧时流行于我国部分地区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因区域不同,节日活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淮北和江淮之间各县,这一天妇女不得出门,不得用生米做饭,农民不得动土,商人不得开市,人们认为,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来年就会遭殃。涡阳县等地,这一天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燃放鞭炮,驱赶邪秽。晚上儿童们还要提上灯笼,到屋前房后,路口井边驱邪;夜间家家还要给祖先上坟烧纸,以避凶邪。还有一种说法,这一天动刀、动剪,必有大灾。北京等地,在这一天,妇女们认为如果出去串门会给人家带去不祥。河南一带,在这天女人不做炊事针线,男人不做耕耘商贾,如果做了则认为会倒霉。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这种节日习俗,目前已不大流行,呈衰败之势。

财神日

浙江省宁波一带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五举行。过去每值此节,商人们格外重视,他们必彻底清扫店铺,并用糖水洗涮祭盘和杯碟碗盖。有的门户则剪开红纸贴在两条大活鲤鱼的眼上,祭拜完毕后到江河边放生,取“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寓意。

多数人们在清晨沐浴更衣。并把关公像悬挂在房中,文、武财神伴左右,燃香明烛。再摆上果品、糕点和12杯清茶,代表一年12个月。再用七牲盘盛上猪、羊、鸡、鱼、鹅等加以供奉。祭品摆法颇有讲究,猪、羊一定要头朝屋门,盖上红纸,称作全猪全羊。福礼所用鸡、鹅必须为雄性,取鸡啼鹅叫店铺发财之意。宁波人常把金条叫黄鱼,因此福礼所用的鱼多用新鲜大黄鱼。各家接财神时,虔诚郑重,将纸马、金、银纸元宝纷纷投入炉盆,火焰越高代表着今年生意越红火。开店的老板要请大家吃财神酒,头道菜便是吃大蛤子,因为大蛤子形状极近元宝,寓意吉利。

送穷节

旧时汉族民间节日,又称“送穷鬼”、“赶五穷”。流行于中国部分地区。

陕西省临潼一带,在农历正月初五日举行。是日清晨,人们用竹竿悬挂上鞭炮,从房里一直放到大门口;家家剪纸人,扔掷于大门外,以示送走贫穷。户户三餐佳肴,饱食终日,称“填五穷”。当地人认为这天吃饱吃好,今后就不会受穷挨饿。唐韩愈在《送穷女》注中说他曾看到《文宗备问》中有“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的记载。据传,自那时起,便有此风俗。唐《四时宝鉴》中也有类似记载。

河北民间正月初五“送穷”时,人们点燃鞭炮劈叭作响,希翼以此赶走贫穷,叫做“破五儿崩穷”。广东地区的“送穷”则在正月初三日,当地俗信此日为“穷鬼日”。这天,人们把屋内打扫干净之后,把污物送到田野焚烧,并同时点上香火,作揖叩首;彼此说几句吉利话:“穷鬼去,福星来”,认为可“穷去富来”。民间忌当日探亲访友。

清水岩祖师诞

台湾省汉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六举行,相传这一天是清水岩祖师诞辰日。凡是供奉此神的各祖师庙,都要举行盛大的祖师诞辰祭。有关祖师的传说有多种,流传较广的一种是:祖师为宋代人,幼年家贫,受雇于某寺,由于不堪忍受住持欺侮,遂到福建泉州安溪的清水岩,自建道场修行。终得道成仙。被当地人尊奉为神。后来一些泉州人东迁台湾,便把他们的守护神也迎来供奉,并演变成节。

人日节

汉族民间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此节兴于汉,盛于唐宋,至今渐衰。古代人日节时,人们要用7种菜做羹和吃煎饼;又要用彩色绸缎剪作人形,或者用金属箔刻成人形,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

人日节是团聚的节日。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思念亲友,祈求亲人安康幸福。人日节也是文人登高赋诗的节日,唐朝诗人高适曾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诗句。人日节还是古代仕女出游的日子,初春乍到,膏润风和,彩裙与环佩结伍,笑声与喜悦同行,熙熙攘攘,十分惬意。

山东省蒙阳一带这一天,妇女们除了做当天的饭以外,可以不做任何其他杂事,尽情玩乐一天。既使是平日受气的童养媳也可以享乐一天。

这天,当地未出嫁的年轻女子们凑到一起,用木棍、干草、葫芦头、红绿布、麻绳等扎制一个姑姑身架,她们各司其职,画头脸的画头脸、缝衣服的缝衣服,用针刺公鸡冠取出血,给姑姑画唇点腮,最后把制好的姑姑,放在一个大桌子台上,轮着跪拜上香,各自许下心愿,祈求姑姑赐福。其中一个手举着姑姑给每个人点头,谁得到姑姑点头次数最多,谁最有福。这一天,有些老年妇女得到姑娘同意后,也来给姑姑进香叩拜,祈求姑姑增添福寿。

山东省郓城一带民间传说:人日是玉皇大帝的七姑娘的生日,玉皇大帝极为钟爱此女。于是人们在正月初七日祭奠七姑娘。妇女们用秫秸、布条扎制一个“七姑娘”偶像,抬着“七姑娘”,边走边唱着“七姑娘;转井台,教俺绣花做绣鞋;磨道去,碾道来,针线筐,不离怀”,巡游水井,磨房、碾台等各处。这样做是为了感谢七姑娘向人间传授女红、手工制作的功劳。

敬八仙节

又称“八仙日”,流传在山西、内蒙古自治区一带的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举行。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即“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中的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敬人仙节是在“八仙”神话广为流传之后兴盛起来的,但各地祭祀的风俗又有所不同。山西定襄一带,人们会准备好佳肴、美食、四时鲜果,焚香明烛,祭祀八位神仙,保佑人丁兴旺,万事如意。内蒙托克县一带,正月初八晚-上,人们在自家院落里点起灯火,俗称“祭星”。之后再到附近寺庙布施钱财。当地称这为“送祭星钱”。认为这样做可以求得八仙显灵,保佑新的一年吉星高照。

南京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