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师告诉您的140个育儿法宝
11256000000032

第32章 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

一位忧心的妈妈:“我是一个五岁男孩的妈妈,儿子瑞瑞性子很急,很冲动,和小朋友玩耍时,经常抢别人的玩具,玩着玩着就打人、推人、抓人,有时还会咬人。这小子,嘴巴也不干净,手不打人就骂人。到幼儿园接他,每天都有老师和小朋友告他的状。我烦心得要死,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都不管用,孩子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啊!”

上例中瑞瑞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攻击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分为身体攻击和非身体攻击两种。身体攻击包括打、推、咬、踢或从别的孩子那儿强夺物品等,非身体攻击主要指骂人。

攻击性行为会妨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另外,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我们可以一起来试一试如下的方法:

1、创造温馨良好的环境。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另外,夫妻之间要避免争吵打骂,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或者毫无顾忌地攻击别人。

2、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家长要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爱怜之心。另外,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自己是受害者,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

3、对孩子的攻击行为表明“态度”。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用严肃而平静的语气问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让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与严重后果。家长要及时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

4、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冷处理”。对于一些攻击性行为较严重的孩子,采取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把他安置到一个面积较小,但通风条件较好的单独的房子里,让他思过、反省,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让孩子明白他是因攻击性行为而被隔离的。但隔离不宜经常用,时间不宜过长,且不要当着外人的面。

5、启发孩子对攻击性的理解和思考。孩子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家长可设法让他明确打人、推人、抢夺、骂人等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认识到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不受人欢迎,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情绪。

总之,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应以正面疏导为主,用平静、温和的语言和方式教育。平时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