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高血脂的发病是一个漫长而隐蔽的过程,当我们发现危险信号时,往往为时已晚!
其实,高血脂是可防可控的,对于这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敌人”,只要我们做到早预防、早排查,发现苗头早治疗,就能“化敌为友”,与之“和平共处”。治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要想真正消除高血脂的危害,就要把防御放在第一位,不让它在我们的身体里扎根。
与糖尿病、高血压相比,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服药率和防治达标率都要低得可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与虽然血脂异常,但多无相关自觉症状,常需要验血才能发现并确诊有关,然而从深层次上讲,还要归咎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足。
防治高血脂,不仅需要医务人员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更需要大家真正提高对高血脂的认识。很多高血脂患者对疾病本身就有误解,亟待走出认识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误区一:忽视疾病,认为血脂高不值得大惊小怪
高血脂发病过程缓慢,再加上多数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使得很多患者得了高血脂多年,都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因此,很多高血脂患者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血脂高不要紧,尤其是一些中青年人,甚至认为高血脂算不上什么大病。
这种认识是极为错误的。高血脂的危害不在于疾病本身,而在于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一旦患上并不加控制,很容易引发并发症,造成难以控制的恶性循环。
2.误区二: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怎么可能得高血脂
一些患者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根本不可能患上高血脂。殊不知,高血脂最危险的一面就是它不易被人所觉察,临床表现隐匿,后果极其严重,因此有“隐形杀手”之称。相当一部分高血脂患者发病早期并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即使有些患者有一些发病前的蛛丝马迹,比如凸于皮肤的黄色瘤,也常常会因发病部位较隐蔽而不易被发现。因此,没有症状不能代表没有患病,要确认自己是否患上了高血脂,应以医院的血脂检测结果为诊断依据,而不是单凭有无症状来判断病情。
3.误区三:瘦人不会得高血脂
一直以来,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只有胖人才会患上高血脂。其实不尽然,临床上,高血脂症的成因较复杂,就身体胖瘦而言,肥胖的人易患高血脂,但这并不是说瘦人就不会出现血脂异常。其实,瘦人患高血脂也屡见不鲜,且瘦人的高血脂特点多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多低于正常水平,这类人一旦患上高血脂,很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由于血脂紊乱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无症状表现,再加上许多瘦人误认为自己与高血脂无缘,因此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毫无节制,一旦出现症状,后果往往较其他人更为严重。因此,瘦人也应特别注意监测血脂,不要错误地认为与高血脂无缘,可以“高枕无忧”。
4.误区四:年轻力壮,用不着体检査血脂
不少年轻人认为,年轻就是资本,疾病离自己还远着呢,平时能吃能喝的,根本用不着体检。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有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工作紧张等现象,这无疑增加了患病的危险因素,甚至有些人早就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只是症状不明显,自己没有察觉而已。
因此,不管自己多么年轻,都不应轻视对高血脂的防御,尤其是家族中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史的人,更应经常测量血压,定期检査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以期早预防、早治疗。
5.误区五:以前血脂高,现在血脂化验单显示正常就无须治疗了
血脂化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值内,并不一定就代表没事,是否需要治疗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一般人群与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其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后者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
例如,对于一个无任何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个体而言,各项血脂化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就无须降脂治疗,但对于已患过冠心病、糖尿病或是同时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坏胆固醇”等多项指标必须控制在正常范围值以下,才算是安全的。
6.误区六: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
很多人认为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降血脂也就是降甘油三酯。
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血脂是对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研究证明,甘油三酯的增加未能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相反,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C)过高,如果血液中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就会形成粥样斑块,有斑块的血管狭窄或破裂就会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
7.误区七:只要血脂降下来就不用管它了
有些高血脂患者在刚确诊病情后,能积极配合饮食、用药等各项治疗,但一旦血脂降下来后,就麻痹大意,认为血脂降下来了,一切都正常了,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事实上,高血脂往往并不像我们表面上认识的那么简单,如果高血脂是糖尿病、肝病等病症的伴随症状,那么一般能在原发病控制或停药后恢复正常。但一般来说,绝大部分高血脂人群都有代谢异常因素,必须在控制饮食的同时长期坚持防治。
8.误区八:饮食与药物治疗失衡
专家指出,在防治高血脂的过程中,患者饮食和用药上,常常会出现两种防御措施失衡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患者认为降脂药物有副作用,不敢用药,于是只重视饮食;另一种情况是,患者见什么药都买,觉得吃了药就没事了,然后照样大鱼大肉地吃。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有失偏颇的,合理饮食是治疗高血脂的根本,重视饮食治疗是前提,这是药物治疗无法取代的。同时,患者也要根据自身疾病情况,在需要服药时,一定要配合用药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情。目前,治疗高血脂主要是用他汀类药物,其副作用概率都在1%以下,比较安全,只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患者就没必要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
9.误区九:胆固醇是元凶,越低越好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胆固醇是血脂升高的元凶,视其为洪水猛兽,希望将其控制得越低越好。我们已经说过,胆固醇并非一无是处,含量过高,确实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但过低同样会引起不良状况,还会引起情绪波动。因此,不必要谈胆固醇而色变,只要能保持血液中胆固醇的平衡度即可。
10.误区十:孩子在生长发育期多吃有益无害
许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生长发育期“营养不良”,一味地为孩子增加营养,补充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而很多孩子在家长的纵容下,更成了快餐食品的常客,于是,青少年中小胖墩群体与日俱增。
医学研究发现,很多青少年胖墩的血管壁已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变胖,体内就会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使人总有饥饿感,导致“越吃越胖,越胖越吃”的恶性循环。尤其是出生时低体重的儿童,更易出现血脂、肥胖、血糖、代谢异常,如果不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很有可能成为引发高血脂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