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中的脂肪是怎么来的
血脂即血液中的脂肪,其来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如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以及脂肪丰富的肉类食物等,称为外源性血脂;另一部分由人体自身合成,称为内源性血脂。
正常情况下,两种来源的血脂是可以相互制约的,故能使体内血脂浓度保持相对平衡。但当人体内肝脏、小肠代谢紊乱时,便不能正常地调节脂质代谢,此时若继续进食高脂肪食物,必然会导致血脂浓度持续增高。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饮食因素对血脂的影响。
2.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越低越好吗
胆固醇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健康。这是因为,胆固醇对人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物质的代谢、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都离不开它。胆固醇作为细胞膜的重要结构成分,如果缺乏,还可引起细胞破裂。
当然,胆固醇浓度若高于一定范围,就会对机体造成危害,最大的危害就是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心病。所以,摄入体内的胆固醇数量要适中,不能超低,也不能过量,任何片面的观点和措施,如贪吃和盲目的忌食含有胆固醇的食物都是不可取的。
3.血液中的脂蛋白也有好坏之分吗
高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结合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相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们一个是健康的好朋友,一个是健康的大敌。
低密度脂蛋白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它在血液中的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主要原因是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多,越有助于形成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久而久之就会阻塞动脉,导致各种并发症,因此被认为是健康的敌人。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同血管的清道夫,它在血液中水平的升高有利于促进外周组织(包括动脉壁)移除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被认为是健康的好朋友。
4.抽血时看到血液黏稠混浊,是否就是高血脂
血液中脂肪过高时,的确会让血液呈黏稠、混浊状,高血黏往往也是引发血脂升高和血管堵塞的元凶,高血脂与高血黏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但仅凭肉眼观察血液颜色和流动速度就来判断其是否黏稠,既不科学,又容易引起误解,因为引起血黏度增高的因素有很多,血液黏稠混油并不一定是尚血脂造成的结果。
因此,要想准确了解自己的血黏度是否正常,血脂是不是高,应到医院做专业检査来确定。
5.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得了高血脂
高血脂初期,患者自觉症状常不明显,不容易被觉察,要依靠血脂检测才能确定诊断。因此,当您属于下列人群,如:中老年人,绝经后妇女,长期吸烟、酗酒者;有下列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皮肤黄色瘤、中风、肾脏疾病、长期高血糖或高脂饮食者;有高血脂家族史者,都应尽早咨询医生,定期到医院检査血脂,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一次血脂检测异常,就能下结论患上高血脂了吗
单凭一次血脂检测的异常结果是不能确诊高血脂的,因为血脂检测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至少需要在第一次血液检测后,再进行复查。而且每次验血前,应按规定注意相关的禁食、停药等事项。
如果两次血液检测的结果都不正常,而且所得数值相差不超过10%,一般就可据此诊断为高血脂症。当然,测定血脂时,最好要同时检査一次血糖、肝功能等有关项目。医生在确诊时,还应重视患者的家族史、个人生活史及其病史的询问,注重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特点,结合血液检测数据作出确切的诊断。
第二章 认识不等于理解,防御才是对生命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