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传统中医文献中没有高血脂这一病名的记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对这一病症无所研究。事实上,中医学对高血脂这一病症早就有所认识,散见于胸痹、胸痛、中风、痰症、眩晕等症之中。如《黄帝内经》的《素问·通评虚实论》中就明确指出,消渴、中风、半身不遂等病都是一些体质肥胖、养尊处优的人过多地嗜食膏粱厚味所致。近年来,中医对治疗高血脂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进展很快,并从实践中发现了不少具有降脂作用的单味中草药、药食兼用品,很多患者服用后,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中医治病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然后根据治疗原则选用适当的方药。
1.中医对高血脂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导致高血脂的病因主要有:
(1)外感寒邪
寒湿之气,易伤人阳气,阳气受损,湿浊停聚为痰。
(2)饮食不节
久食膏粱厚味、肥甘之品,易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痰湿内阻,痰阻血淤,血中脂质增高,阻遏经行,导致脉络不畅。
(3)情志失调
忧思伤脾,脾虚气结,津液不得输布,遂聚而为痰,痰淤阻于血脉而发病。
(4)劳逸失度
劳倦、纵欲太过,或过度安逸、久病体虚,伤及脾肾之阳,水液失去输化,进而聚津为痰,阻滞血脉。
2.中医治疗高血脂的原则
(1)治标与治本
标本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和病情轻重缓急的情况。一般认为,标是指疾病表现于临床的现象和所出现的证候;本是指疾病发生的病机,即疾病的本质。认识了疾病的标本,就可确定先后缓急的治疗步骤。
(2)扶正与祛邪
中医认为,高血脂是血脉中疾病,与整体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而在治疗时,必须注意辨别阴阳气血的盛衰和各个脏腑经络的虚实,以及邪正双方的对比,从而确定治疗方法。在治疗中,既要扶正气,调理脏腑功能,又要活血、化痰降脂,使增高的血脂逐渐下降。扶正和祛邪都是为了共同的目的,二者不可偏废。
(3)调节阴阳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高血脂作为一种难治疾病,存在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或阴盛或阴虚,或阳盛或阳虚,均为阴阳偏盛偏衰,因此,滋肾阴、温肾阳以协调阴阳是治疗高血脂的重要法则。
(4)辨证与辨病
高血脂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或肥胖,或眩晕,或胸闷胸痛,或心悸气短,或肢体麻木,或中风偏瘫……其病因病机或为血淤,或为痰油,或为湿热等。在临床治疗时,就必须采用活血化淤、祛痰化浊、利湿清热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辨证处理。
(5)因人因时制宜
时令气候、情志、饮食等条件对高血脂病情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体质不同,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临床治疗时,除了要掌握一般的治疗原则外,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意因人因时制宜。
3.中医对高血脂的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施治高血脂一般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脾虚湿盛型
症见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腹泻、舌胖。苔白腻,脉濡滑。
(2)痰浊中阻型
症见头目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欲不振、肢体困重,或见形体丰肥。舌苔白腻,脉滑。
(3)气滞血淤型
症见情志抑郁、易怒、胸闷、胸胁或乳房胀满、走窜疼痛、少腹疼痛、性情急躁,或月经不调、痛经。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弦涩。
(4)肝肾阴虚型
症见头晕目眩、健忘失眠、耳鸣如蝉、咽干口燥、胁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5)肝火炽盛型
症见头目眩晕、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胁肋灼痛、烦躁易怒、不寐或噩梦纷纭、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数。
(6)脾肾阳虚型
症见血脂升高伴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腹胀便溏、面浮肢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薄白滑,脉沉细弱。
4.中医常用的辨证施治法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活血化游法
对于淤血阻滞型高血脂运用活血化淤法进行治疗,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淤降脂药物有:当归、赤芍、川芎、丹参、三七、红花等。
(2)祛痰化浊法
对于临床上高血脂伴有与痰浊有关的症状,如形体肥胖、嗜好肥甘、头昏头沉、胸闷胸痛、舌苔滑腻等,当用祛痰化痰药物,化痰降脂以祛邪。临床上常用的化痰药物有陈皮、半夏、白矶、茯苳等。
(3)通腑降浊法
中医非常重视排泄通便在养生防病上的重要性,因为大肠为“传糟粕”之腑,以通为用。保持大便通畅,是防治高血脂重要的一个环节。临床上常用来通腑降浊的药物有决明子、大黄、火麻仁等。
(4)益气健脾法
益气健脾,化精微为精气,化水湿为津液,升清降浊,防浊脂混于血中,以达血清脉畅,血脂不易升高之目的。临床上常用来益气健脾化浊的药物有:人参、黄芪、白术、山药、黄精等。
(5)温补肾阳法
肾中阳气具有“气化”作用,可升清降浊。对于阳虚型高血脂,治宜温阳化浊。常用的温补肾阳降脂药物有:肉桂、冬虫夏草、枸杞、菟丝子、熟附子等。
5.活血化淤类中草药
(1)丹参
药理: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祛淤止痛、清心除烦之功效。常用于淤阻型高血脂。
用法:常用量3~15克,煎服。
(2)三七
药理:性味苦、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常用于淤阻型高血脂。
用法:常用量3~10克,煎服。
(3)红花
药理:性味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淤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淤阻型高血脂。
用法:常用量3~10克,煎服。
(4)姜黄
药理:性味苦、辛、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通经、行气止痛的作用。
用法:常用量5~10克,煎服。
6.补益类中草药
(1)甘草
药理: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虚痰阻型高血脂。
用法:常用量3~10克,煎服。
(2)当归
药理:性味甘、辛、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肝肾亏损型高血脂。
用法:常用量6~15克,煎服。
(3)冬虫夏草
药理:性味甘、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之功效。常用于脾肾两虚型高血脂。
用法:常用量5~10克,煎服。
(4)人参
药理:性味甘、微苦、平。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气、生津安神作用。主要用于脾虚湿阻型高血脂。
用法:常用量5~10克,宜文火煎煮。服用人参最好有医生的指导。
7.祛湿化痰类中草药
(1)橘皮
药理: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
用法:常用量3~10克,煎服。
(2)海藻
药理:性味苦、咸、寒,归肝、胃、肾经。具有软坚散结、散淤清热之功效。
用法:常用量10~15克,煎服。
(3)泽泻
药理:性味甘、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清热之功效。
用法:常用量6~10克,煎服。
8.清热及泻下类中草药
(1)决明子
药理: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作用。医学实践证明,决明子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用法:常用量10~15克,煎服。
(2)柴胡
药理: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透表解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作用。
用法:常用量3~10克,煎服。
(3)金银花
药理: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医学实践证明,金银花能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
用法:常用量10~15克,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