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失落的文明
11249500000005

第5章 神秘史前石犁又现身

近日,历时长达15个月的发掘,目前最大的“良渚文化”墓葬遗址的考古工作基本结束。在此次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首次发现了人狗合葬墓,同时还发掘出迄今为止最早的石犁。

在考古过程中,考古人员的一个重大发现,是在一处灰坑内发现了一把带木质犁底的组合式分体石犁,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石犁。

该石犁长106厘米,石犁头部由3件组成,总宽44厘米,犁头的尖端部呈等腰三角形,有3个穿孔,犁头的两翼部分长29厘米,翼部有两个穿孔。木犁底部长84厘米,在尾端有装置犁辕的榫口。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带木质犁底的石犁。

考古专家发现,石犁头部分有使用的痕迹。因此专家推测像这样1米多长的大石犁,只有用牛等大型牲畜才能拉得动,后面应有掌辕的人,这件石犁使用时所占用的前后间距有3~4米,据此专家可以大体估算出当时良渚时期的水田面积,否则如此大型的石犁就无用武之地。专家称,这个带木质犁底的石犁是史前考古的新发现,为研究农业史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实物资料。

良渚遗址是中国文明起源阶段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遗址,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在很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据悉,现在发掘的最大墓地——平湖庄桥坟位于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设想的东方大港——乍浦港以北5公里的浙江平湖市东南部的林埭镇群丰村。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素有“金平湖”之称,非常适宜古代人们在此生息、繁衍,因此,它也给后人遗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考古人员在清理“良渚”墓葬群内的随葬品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236座墓葬中有12座墓在墓坑北端殉葬动物,经现场判断,部分殉葬动物为狗。同时还发现5个狗的祭祀坑和1个猪的祭祀坑,专家初步判断,这些狗和猪应是驯养的。

已发掘的墓室中的狗骸骨静卧在深深的墓坑里,骨骼清晰完整,身体侧卧,牙齿齐整清晰可见,墓主人的头枕在南端,狗静卧在北端。据专家解释,狗骸骨至今能保存完好,实属难得。不过,这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生前是主人的宠物,还是食物源?他们为什么死后还葬在同一个墓,如此贴身?狗与主人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的答案至今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