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失落的文明
11249500000023

第23章 怀集惊现明代庄园

广东省怀集西部平原大岗一隅,曾是古威州城属地。据史料记载,该地域为“粮产区”,战乱年代,常遇前来“抢粮”的劫匪,知州、知县曾设想营建“万里长城”以固之。有一教谕进言,营建“万里长城”为下策,工程之巨、之艰,甚至占用田地,会造成“劳民伤财”之大患。应采用增设“耕兵”之策,有匪入侵可持械打仗,无匪患之时,垦田种植,屯积粮食,定国安民。知州巡抚采纳了教谕建议,上报朝廷获准,之后陆续有中原先民南迁怀集,西部平原“耕兵”汇集,与当地“零散”土著人开发沃土,良田面积迅速扩大,威州平原成了粤、桂、湘交汇地的“米粮川”。

最近,在这个“米粮川”发现一座沉寂数百年不为人所觉察的粤西最大明代庄园——武威堂,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明代建筑艺术风格让人惊叹。

武威堂坐南向北,背靠黄帝山、白鹤山,占地面积6020平方米,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规模宏伟。

堂屋主体建筑由五间堂屋构成,沿中轴线的为主堂屋,两旁分别为两间辅堂屋,左右两厢堂屋,左右两厢分别由八套厢合围。

整体建筑有前门楼,刻有“扶溪村”石匾。前门楼设置围墙,前为空旷平地,与面前的大水塘相含,平地与大水塘交接处筑建布有枪眼洞的防护围墙。进入前门楼,是前庭花园。每间堂屋由门楼、前厅(正厅)、天井、回廊、祖殿等构成,其中主堂屋祖殿内挂有“武威绵世泽,万石振家声”悬匾。整体后设一座三层高的楼房。堂与堂、堂与厢房之间以门相通,以巷相连,门中有门,巷里有巷,屋内有屋,环环相扣。堂屋门楼有“副魁”、“贡元”、“进士”等牌匾,为明末崇祯年间“贡元”石上珩、石职补、石职摄、石翼瞻所立。门楼石墩浮雕以福、禄、寿图为主体,特别是扇面形图案,为明代书画章法。屋内木柱以塔形石墩为基。堂屋檐栏和内外墙眉诗画密布,描刻有“梅兰竹菊”、“鹤凤龙豸”、“山水岩云”等图案,及古诗词、警世名言,隐藏着浓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武威堂建筑呈“三格”“四形”。“三格”:一曰风水格。坐南向北,背靠黄帝山、白鹤山,面临大水塘,构成了天、地、建筑物三体为八卦的卦象,乾(天)卦,构建天地人和合之风水格;楼前的圆形池塘为“太极”,为中国《易经》之精要;整体建筑汇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萃,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山水源于白鹤山,绕黄帝山坳而下,形成溪流(称扶溪),溪流从东西两翼面堂屋环绕,在堂屋外围回环。建筑中轴线正对白鹤山峰尖,层次分明,相映得彰,属依山临流格。二曰仕官格。整体布局由建筑部分与大水塘组成“官”字形,每间堂屋为“主”字构造,前门楼造型为“官印”,主堂屋天井为印台,后楼造型为“官帽”。三曰文武格。堂屋前西北角原设有雕楼(已毁),亦称文笔,以水塘为墨池,取蘸墨挥毫之意。堂屋前面防护围墙布有枪眼洞,厢房为“兵营式”,并设有“值守”前楼,突显“文武风威”。

“四形”:“堂中堂、巷中巷、门中门、屋中屋”环环相扣,处处相通,成为堂屋构造的奇观。

武威堂创建人石上珩,其先祖源于甘肃武威郡,后裔南迁福建、广东,明洪武末年,由福建汀州迁居广东怀集大岗镇(当时隶属广西梧州府)。明崇祯庚午(1630年),石上珩科中副魁,任琼山府学州后,择地扶溪村创建武威堂。武威堂初建时规模很小,经几代后人不断扩建,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才基本形成现存的规模。

据了解,武威堂最近一次修葺为民国三十年(1941年)。由于60多年来没有再进行修葺,堂屋已显得破旧,部分建筑已毁坏。

武威堂保留着中国科举文化的影子,又张扬着保卫祖国的民族精神。

在武威堂,可以看到其多处门首、横梁之上张挂着匾额,分别是“副魁”、“贡元”、“进士”匾。匾为明朝末代崇祯年间,石上珩父子四人科考而获广西巡抚或广西提督所题(元朝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怀集县隶属广西)。这是一种文化表征、一种功名荣耀。

在武威堂前主堂墙眉之上,还看到这样一些词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及“本堂落成,适逢中日战争四周年,当中无以为蒜,故特录此以共勉”。武威堂前主堂改造工程竣工于1941年,其时正值中华民族遭受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最深重之际,亦正值全国共举,全民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而救亡图存之日,武威堂人能以如此文字记写,如此民族精神宣传,如此抗日鼓动,从中既见了武威堂人的气概,也见了怀集人的意志,更显了中华人的赤子雄心。

第三章 古墓憧憧